“丐帮上下都不识好歹,不仅冤枉我们家公子爷,还将乔大爷你赶走了,如今他们会落得如此下场是自作自受。”阿朱这时忽然是插嘴,愤愤然道。

    “别人对我不仁,可我却不能对人不义。他们再怎么说也曾喊我一声帮主,叫我一声兄弟,如今我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对他们见死不救的。”乔峰斩钉截铁说道。

    “我知道乔兄弟你仁义,必定放心不下你的丐帮兄弟。不过眼下对于你来说,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至于丐帮弟子被俘这件事情,你放心就是,我会替你前去把他们给救出来的。”赵开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什么事情?”乔峰皱着眉头问道。

    “你现在必须要马上赶往少室山,你的养父母有危险。”赵开正色道。

    听到赵开的话后,乔峰心下一惊,心想赵开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养父母身在少室山山脚的,刚想继续发问,可这时赵开又是说道:“信我就不要再问了,你的养父母此时需要你。这里的事情我会妥善处理好的,绝不会让你的丐帮兄弟死于非命的。”

    乔峰见赵开神色严肃,不似说笑,处于对赵开的信任,乔峰当下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那这里的一切就拜托你了。”说完之后,便是转身上马而去,看其离去的方向,正是嵩山少室山方向。

    乔峰前脚刚刚离开,远处便又是传来了一阵马蹄声,赵开凝神望去时发现,这一次却是段誉和王语嫣二人并骑而来。

    见到王语嫣,阿朱和阿碧二女大喜,急忙是跑上前去说道:”姑娘!“

    段誉见到赵开,阿朱、阿碧二女同样是十分高兴,大喜叫喊道:“阿朱姑娘、阿碧姑娘,你们也平安无事,实在是太好了!要是我猜的没错的话,肯定是赵公子出手救了你们。”

    阿朱、阿碧笑着点了点头。

    赵开见阿朱、阿碧、段誉、王语嫣四人相见格外的欣喜,当下自己的心情也是好上了几分。阿朱开口向王语嫣她们诉说了赵开出手相救之事,而王语嫣则是向阿朱她们说了自己和段誉两人是如何逃至碾坊、如何遇到追兵、然后段誉又是如何迎敌、西夏武士李廷忠又是如何释命赠药等等诸多事宜。

    阿碧道:“王姑娘,咱们接下来去那里?”

    王语嫣说道:“我和段公子本来商量着要来救你们两个。现下四个人都平平安安,真是再好不过。丐帮的事跟咱们毫不相干,依我说,咱们去少林寺寻你家公子去吧。”

    朱碧双姝最关怀的也正是慕容公子,听她这么一说,一齐拍手叫好,而段誉则是心中酸溜溜地,悠悠的道:“你们这位公子,我委实仰慕得紧,定要见见。左右无事,便随你们去少林寺走一遭。”

    赵开见她们去意已决,便是开口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分道扬镳吧,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现在必须去把丐帮弟子救出来才是。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四位,我们江湖再见吧。”

    当下赵开骑上那西夏一品堂武士留下的马匹,向北疾驰而去,因为据赵开的记忆所知,丐帮的这群人应该是被西夏一品堂的人给带到了不远处的天宁寺才是。

    果然行出数里,穿过了一大片桑林之后,赵开忽然是听见了林畔有两个少年人的号哭之声。赵开纵马上前,只见是两个十四五岁的小沙弥,僧袍上血渍斑斑,其中一人还伤了额头,
------------

第一百七十七章 会堕入阿鼻地狱的吧

    赵开骑着骏马行出数里,穿过了一大片桑林,忽然是听见林畔有两个少年人的号哭之声。赵开纵马上前,见是两个十四五岁的小沙弥,僧袍上血渍斑斑,其中一人还伤了额头。

    赵开心下想到这两个小沙弥定是天宁寺内被西夏一品堂赶出去的,便是下马开口问道:“小师父,是谁欺侮你们么?怎么受了伤?”

    其中那个额头没伤的沙弥哭道:“寺里来了许许多多番邦恶人,杀了我们师父,又将咱二人赶了出来。”

    果然如赵开所料,赵开伸手摸了摸小沙弥的脑袋,平复一下他们的情绪,继续问道:“你们的寺院住在那里?都是些什么番邦恶人?”

    那小沙弥道:“我们是天宁寺的,便在那边……”说着手指东北,又说道:“那些番人捉了一百多个叫化子,到寺里来躲雨,要酒要肉,又要杀鸡杀牛。师父说罪过,不让他们在寺里杀牛,他们将师父和寺里十多位师兄都杀了,呜呜,呜呜。”

    赵开眯着眼睛,看见不远处的桑林后边正升起袅袅的炊烟,于是伸手指着问道:“是在哪儿吗?”

    小沙弥红着眼睛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恩,就是那里。他们正在煮牛肉,真是罪过,菩萨保佑,把这些番人打入阿鼻地狱。”

    赵开相信因果循环,相信命运,却是不相信菩萨,如果所有的事情菩萨都能替你办了,那上天又生你干嘛。自己的命运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赵开笑着说道:“好了,你们快走远些,若给那些番人捉到,别让他们将你两个宰来吃了。”

    那两个小沙弥一惊,便是踉踉跄跄的走了。

    赵开原本说这话只不过是想要吓吓这两个小沙弥而已,可哪知却是成了事实。

    赵开潜行到天宁寺庙的外墙时,一阵清风吹来,寺内便是有一股极其浓郁怪异的肉香飘出。闻的赵开是一阵恶心。因为这种气味他闻过,前世身为天罚金牌杀手时,有一次与一个变态一同外出执行任务时,对方便是煮过这种肉。

    而且就在这时,赵开也是听到了院墙内有人抱怨道:“只有一头皮包骨的大黄牛,只能够满足上头,我们这些底下的人就只能吃这种东西,真是恶心死我了。”

    “哎,你别说了,我们这里人这么多。又有什么办法。再说了。什么肉不是肉,当年与宋军交战时,粮草后续不济,我就曾吃过。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古代吃人一般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情况是,由于天灾或战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饥荒,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迫以同类为食。这种现象史书常见记载,每个朝代在遭逢大饥荒的年头都会出现吃人的惨象,即使是盛世也不能免,像白居易诗中所写的“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只是尽人皆知的一次。

    另一类情况是属于残忍行为的吃人。由于目的不同,这类情况的各种具体表现有差异。有的人以吃人肉来炫示凶暴,有的人听信左道邪术以吃人肉来治疗某种疾病,有的人因怀有仇恨以吃敌方的肉来发泄报复情绪,等等,同饥荒年头被迫吃人肉相比。都更带野蛮性和残酷性。历史上就有不少凶暴的将帅用人肉充作军粮,所到之处,就地掳掠民众为食物。史书上曾有多次记载这种泯灭人性的暴行。

    赵开脸色开始变得很难看,前者出于无奈出于对生命的渴望,或许无可厚非,但第二种情况就是真的罪大恶极了。脚尖一点,赵开悄无声息的纵身跃起,轻松的落到院子里的一颗槐树上。一眼望去,只见后院的正中央处,此时正架着两口极大的铁锅,铁锅底下的火焰烧的正旺盛,地上全是惨白色的骨头,看其样子分明就是人的模样。而铁锅两旁则是各自站着几名互相说笑的西夏一品堂的武士。

    赵开眼中的杀机很是浓烈,暴起出手,一两丈的距离对赵开来说不过眨眼便到,前一刻还在谈笑风生的几名西夏武士,这一秒便是统统去见了阎王爷。

    天宁寺并不算大,根本就不需要问路,因此赵开也无需留下活口盘问了。抬眼扫视了一下四周,心中想到此时西夏一品堂的高层应该都是聚集在天宁寺的正殿,那么哪些丐帮的乞丐们应该是关在东厢或者是西厢这两处客房才是。

    赵开找了一会儿,终于是在东厢找到了丐帮一众乞丐。当赵开推开木门,只见里面挤满了人,都是丐帮被擒的人众。

    丐帮众人一见赵开皆是大为惊讶,其中吴长老大声叫了起来:“是你,我认得你,你是乔帮主的朋友。”

    赵开面无表情说道:“想活命就别乱叫了。”

    说着赵开便是蹲下身来,掏出悲酥清风的解药给吴长老闻了,待得他能够行动自如之后,赵开便是随手把手中的解药一扔,开口说道:“你们的命真好,竟然是碰到了乔兄弟这种仁义的帮主。以德报怨的事情换我还真做不出来,刚给你的是解药,你逐一拿给你帮中的兄弟闻一下,便是能够解去身上的毒。”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孔子这句话赵开认为说的十分正确,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而就在这时从不远处的正厅也是传出了,嘈杂的怒骂声,很显然后院的那些西夏一品武士的尸体终于是被人发现了。

    “多谢赵公子......”吴长老的话还未说完,却是发现赵开已经是消失不见了。

    要是赵开没有记错的话,此时慕容复也在正厅,不过却是化身为李延宗而已,赵开正好想会上一会。而且眼下时间对于吴长风来说有点紧凑,因为丐帮人数众多,赵开身上虽说不止一瓶悲酥清风的解药,不过却是留着有其它用处,因此只给了吴长风一瓶。这样一来,吴长风想要救出整个丐帮的兄弟怕是要花上一些时间。

    不过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都已经是答应过乔峰了,赵开也就不打算食言。

    赵开只身一人站在正殿之前,长啸一声,大声笑道:“人类的败类们,正义的使者来收割你们的性命了。”

    真是中二无比的开场白,不过赵开却是喜欢的紧。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86 1687 1688 1689 1690 1691 1692 1693 1694 1695 1696 1697 1698 1699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 1744 1745 1746 1747 1748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 1762 1763 1764 1765 1766 1767 1768 1769 1770 1771 1772 1773 1774 1775 1776 1777 1778 1779 1780 1781 1782 1783 1784 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