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结一下,在初级阶段的正常效应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种是练完功之后,脑清眼明,体健身轻,步履矫健,记忆增强,浑身舒服。第二种是小腹和四肢温暖舒适。这种温暖感逐步地达到全身。身上有一种热气弥漫,温水荡漾的感觉,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冥想……”

    二楼是餐厅,里面黑压压的挤满着人,用餐桌拼成的讲台后面有一条横幅,赫然写着“中国自然功北林报告会”。

    大师神情肃穆,在讲台上领着练,前排那几个人情不自禁地大喊大叫,后面的人跟着一起左摇右晃,场面滑稽得让人心酸。

    餐厅门口摆着一张桌子,一个西装革履的眼镜正在卖“功法”,诸如《气功功德与气功真伪》、《科学救气功》、《养生治病九步功》、《视力保健功》、《气功减肥法》之类的资料和书籍一大堆,其中不乏西川科学出版社、东山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社的正规出版物。

    自83年钱老认定“新时代有新科学,生命科学奇妙无穷”以来,隐居山林的强者开始一步步走出,大气功师纷纷出山,伪科学盛行。

    此情此景,让章程顿时皱起眉头,可想到自己有更重要的事,而且这里又人生地不熟,只能按捺下进去拆穿他们的冲动,提着大包小包继续往楼下走。

    纸条上的地址没错,问了几个人,一会儿就找到了国营北林纺织总厂生活区。

    气功无所不在,宾馆里练,这里也在练。

    远远就听见练功的音乐,走进生活区,近百个男女老少在广场上手舞脚蹈,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动作一丝不苟,整齐得令人难以置信。

    “田老师,田老师,等会儿再练,你家来人啦!”

    “是吗?”

    一位中年妇女回头看了一眼,见一个身穿黑sè呢大衣,脖子上缠着围巾,两手提着大包小包的小伙子正朝这边看,连连摇头道:“黄师傅,我家那些亲戚你又不是不认识,别开玩笑啦,耽误我练功。”

    热心的老师傅急了,指着章程说:“没跟你开玩笑,人家真是找你的。”

    想到可能是二丫头的同学,田秋菊这才意犹未尽的“收功”。

    她脸sè憔悴,走过来时竟露出一丝痛苦的表情,肯定病了。章程急忙迎上去,恭恭敬敬地自我介绍道:“田阿姨好,我叫章程,跟您女儿夏瑶是同事,正好来东山出差,所以……所以……所以顺便过来给您和夏叔叔拜个早年。”

    田秋菊将信将疑,忍不住问:“你也在山区支教?”

    “不,我是志愿者,有时间才去,不像夏老师一去就要三年。”

    挺帅气的一个小伙子,还是带着礼物来的,田秋菊意识到不能让人家在外面呆着,回头道:“黄师傅,麻烦你帮我去车间喊一下老夏,告诉他家里来了啦。”

    “好的,我这就去。”夏家人缘不错,老师傅应了一声就往对面的厂区跑去。

    “夏瑶要过几天才能回来,章……章……小章,你来得真不巧,不过没关系,先去家里坐,夏瑶他爸马上回来,等会儿一起吃饭。”

    看着她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样子,章程小心翼翼地问:“田阿姨,您身体不舒服?”

    田秋菊强忍着疼痛笑了笑,指着广场上练功的人说:“是有点不舒服,去医院又查不出什么毛病,没事儿,练练功就好。”

    “去哪个医院查的?”

    “镇医院和县医院都查了,医生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四。”

    章程又问道:“练功管用吗?”

    “当然管用!”

    田秋菊一下子来了jīng神,很认真很严肃地说:“我们练得是中国自然功,小章,严大师你听说过没有?中国第一大气功师,阻止过原子弹,连兴安岭大火都是他发功救下来的,他的生命科学研究会,人民R报都报道啦。”

    章程暗忖我不仅听说过严大师,还听说过张大师、庞大师、田大师……甚至未来的李大师,什么特异功能,什么乱七八糟的气功,就是一群江湖骗子!(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看病要紧

    苏式筒子楼,一层住十二户人家,一家两个房间,一个朝阳一个背阴,厨房和厕所在走廊两头,几家一起共用。

    地方小,家家户户都把房间隔一下,外面做小客厅,再往里走才是卧室。一张小桌子和一张书桌,书桌上堆满着教科书,左边墙上挂一个大相框,有夏瑶父亲夏志高和母亲田秋菊的结婚照,有夏瑶和姐姐夏凝小时候的照片,最近一张是上大学时拍的,梳着两个大辫子,看上去很青涩。

    小桌子上有一堆五花八门的气功宣传资料,随手翻看了一下,里面居然说修炼后能漂浮、能穿墙而过,治病和强身健体更不在话下。

    “来就来吗,还带什么东西,一看就知道花了不少钱,太浪费了。”

    田秋菊很热情,一进门就忙着搬凳子、倒糖茶,起码放了四勺糖,甜得发腻,章程坚持喝了两口,又问起她的病情。

    “老毛病了,开始说是消化不良,后来又说是胃炎,又说什么胃溃疡,刚开始吃药管用,后来吃药不管用就开始挂瓶盐水,现在挂盐水也不管用了,这会儿好点,早上疼得厉害。”

    做过胃镜没有?”章程没学过医,但常识还是有一点的。

    “做什么胃镜啊,听着就怕人,”田秋菊摆了摆手,一边上下打量着他,一边旁敲侧击地问:“小章,你是在卢家湾小学认识我家夏瑶的?”

    “是的。”

    “那里条件怎么样,她在信里从来没说过。”

    章程从怀里掏出一张全校老师的合影,介绍道:“地理条件不好,学校条件还不错,您看,这是一二三年级教室,四五六年级在后面。角上是食堂和宿舍,已经通了电,能看上电视。乡亲们很朴实,孩子们很可爱。都非常喜欢您家夏瑶。”

    田秋菊急忙戴上眼镜,看得很仔细,章程指着照片继续介绍道:“中间这位是卢校长,这位是教导主任兼四年级班主任吕老师,他旁边是王老师和费老师,这是钱老师和古老师,夏老师就不用给您介绍了。”

    “你呢。怎么没你?”

    “我在给他们拍照啊,再说这是全校老师的合影,我又不是老师,跟他们站一块不合适。”

    “你会拍照?”田秋菊有些意外。

    “一点点。田阿姨,等夏瑶回来您就知道了,学校里现在个个都会,不仅会拍,而且会洗会印。”

    刚解释完拍照片洗照片的事。田秋菊又问道:“小章,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国家干部,一个普通家庭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非常不容易,如果让她知道自己是南滨市第二初级中学的辍学生,事情肯定会变得很麻烦。如果撒谎将来会更麻烦。

    章程灵机一动,半真半假地说:“我在东德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中心读了几年,后来赶上两德统一,德国教育系统和研究机构改组,就没有再继续读下去。其实读不读一个样,西德不承认东德学历。”

    去德国留过学,还是科学院的研究生,田秋菊大吃一惊:“公派的还是自费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6504 26505 26506 26507 26508 26509 26510 26511 26512 26513 26514 26515 26516 26517 26518 26519 26520 26521 26522 26523 26524 26525 26526 26527 26528 26529 26530 26531 26532 26533 26534 26535 26536 26537 26538 26539 26540 26541 26542 26543 26544 26545 26546 26547 26548 26549 26550 26551 26552 26553 26554 26555 26556 26557 26558 26559 26560 26561 26562 26563 26564 26565 26566 26567 26568 26569 26570 26571 26572 26573 26574 26575 26576 26577 26578 26579 26580 26581 26582 26583 26584 26585 26586 26587 26588 26589 26590 26591 26592 26593 26594 26595 26596 26597 26598 26599 26600 26601 26602 2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