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这新粮只是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需要的肥料太多,一反土地一年要施十几石肥料,为了这肥料我们家那位还跑到河沟里挖淤泥,在山边放养牛羊取粪沤肥,听说现在就有人在卖牲畜粪便也不知道多少钱一石……对了,还要挖沟槽、夜里追肥,施肥的时候我们一家子全部出动,从早忙到晚一脸忙了几天,想想那ri子可真是够苦的!”
“辛苦一点终归是有收获的啊!咱们村两百町步的庄稼种出十多倍的粮食,算算缴纳的年贡还能剩下六千四百石粮食,听说这几ri中越、下越各村庄的宿老地下人都会来咱们这观摩新粮,到时候咱们用不了的种子还可以卖给他们。”
一群妇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收效这,那泼辣妇人掐着腰轻斥道:“哎呀!说什么卖啊!那叫换!我们要用等重的玉米、南瓜、土豆去换他们的玄米,小麦,大豆!这可是奉行老爷教过咱们的!可别到时候说漏嘴了,小心家里那位打烂你们的屁股。”
“咯咯咯!”
待这群妇人转过身来,才发现那眉清目秀的小僧人已经不见踪影,一群妇人懊恼的叹着气,旋即又埋怨起来:“要不是你们叨叨个不停,那位小禅师一定不会走那么快!”
“还不是你,说的比谁都快,一通话叽里咕噜念出去,连我都没听明白,人家小禅师可是京都人,哪里听得懂你这一口越后腔的土音啊!”
“就你不是越后腔,就你不叽里咕噜!”两名妇人互相挠起痒痒来。
在村庄宿老的殷勤挽留下,两位僧人在这里用了一顿斋饭,甜甜的南瓜饭配上玉米粒确实很好吃,还有烤熟的土豆和味噌汤,比起往ri里吃的糙米腌萝卜要有滋有味的多。
有宿老的指引,这二位僧人又走访了几出晾晒场,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起码有一两万石,小小的一个村庄就有如此夸张的粮产数字,若是将越后的土地全部种上这些作物,又会是怎样一种惊人的变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两人的表情虽然平淡无奇,但双眸中的震撼却怎么也掩饰不住,两僧同一时刻作出同样的动作,也不知是在为众生祈祷,又或是掩饰心中的激动之情呢?
接下来两人又沿着关川一路向南拜访几个村庄,心中的疑问渐渐消散,震惊和激动逐渐爬满两人的脸上,他们已经从夸张的数字中走出来,现在更关心的是这些粮食为什么会这么高产,8倍产量到底是什么原因。
带着这个疑问,二僧的足迹很快就遍布关川东西两岸,很快他们发现只有长尾家的直领才有新式粮种种植,其他地区则一概没有,联系各村庄宿老村民们众口一词对国主的称赞,他们也渐渐了解到其中的原因。
站在直江津附近的一处村庄外,眺望庄子里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的景象,那是中越、下越各庄的宿老地下人,他们是被引来接受参观的,人群里不时发出的惊呼声和兴奋的叫嚷声。
可以想象这些心怀疑问的地侍骤然看到新式作物,新式耕作方式会有多么大的冲击,完全打破这些庄稼汉千百年来的固有传统认知,或许还是有人不太相信,但这已经无关大局,顽固不化的人迟早会被事实征服,集体的意志不可阻拦。
“原来这些农人口中所说的国主竟然是武卫公!真是出乎贫僧的预料呀!”虎哉宗乙长出一口气,又恢复往ri淡定从容的神情。
朝山ri乘惫懒的哈欠连天,看到虎哉宗乙在看他,又变会严肃的表情道:“贫僧到以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武卫公匡扶功勋卓著,今ri又找出这么多救人xing命的粮种,真是菩萨转世……或许就是那天定之人吧!”
“天定之人?”虎哉宗乙眉头纠成一团,旋即展颜笑道:“ri乘法师又在妄言!法师这妄言的xing子要改一改,武卫公可不喜欢法师这种脾气的高僧呀!”
“贫僧也就是一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呵呵呵……”朝山ri乘打起了马虎眼,让虎哉宗乙颇为无奈。
入冬前越后各郡的秋收统计被综合上来,刨去上越关川流域长尾家的试验田及开发的新田之外,越后七郡总石高四十一万五千石,也就是说在原本三十九万五千石里,刨除上越三万五千石试验田,还剩下三十六万石的基础上,增产粮食五万五千石粮食。
这个产量让越后全体国人领主感到十分满意,在有意无意的带领下,越后七郡国人时隔二十几年第一次爽快的缴纳段钱、栋别钱,同时吉良义时又下达政令,考虑到越后缺钱比较严重,所以特许本年度缴纳税赋全部折算为米粮统一征收。
这样一来虽然少收了许多铜钱,但征来一万一千石米粮也很不错,同时奥信浓几郡也主动越后递交段钱、栋别钱,虽然只有区区三千石粮食,但这片心意却是让人感动的。
另外一边,上越新田开发出五百町步土地,大约相当于三个稍大的村庄,这是因为年初时间不够用,赶在chun播前只能开出这么多荒地,要知道长尾家在上越关川、直江津流域的土地一共也就三千余町步,大大小小十几个村庄而已。
一町步约等于一公顷,五百町步大约在四百九十六、七公顷左右,比起某些领国那些财大气粗的大号国人,动辄有五千町步的土地知行,长尾家真心的弱爆了。
看到新田开发,以及上越荒地可以用微小成本开发的土地量,吉良义时咂咂嘴自言自语道:“明明有大片荒地闲置着却不开垦简直是浪费,哪怕没有我吉良家的财力,他也可以一点点扩张呀,真是浪费啊!”
经过畿内几年的摸索,渐渐摸索出授粉施肥的基本经验,这还是依靠九州侨居的明国的农人指导下做到的,就吉良义时那两把刷子还不够出去丢人的。
上越新田及试验田种植玉米、土豆、南瓜、甜菜等主要作物的产量被统计出来,这四样作物平均产量都在八石左右,其中甜菜最高平均每反收获十一石果实,但它不算粮食作物,所以种植的最少。
葡萄、辣椒、苜蓿等作物因为不需要在平原上种植,只是简单的载入山上也没占耕地,这三种都不是粮食作物,所以只在山上试种几反地,辣椒每反产量高达十石没什么问题,苜蓿亩产鲜草十一石左右,晒干之后最多也就四石的样子,葡萄需要两年挂果,目前的产量暂时没统计出来。
这几种作物看产量很喜人,但种起来真是麻烦的要死,每一种作物对肥料的要求都不一样,而且如玉米这种根本不能直接留种继续栽种,必须要培养专门育种的特殊田地用以授粉培植,好在这些事情都不用来烦他,那是近江的一干留守奉行以及细川藤孝等人要苦恼的事。
他只需要知道,在这三千五百町步耕地里,一共出产二十八万石粮食,他们需要上缴年贡十六万八千石,同时缴纳别栋钱在内的各项税赋折成粮食大约五千石。(未完待续。)
------------
第268章 盘点丰收季
“至于那些中越、下越的国人强烈要求换粮种的要求,臣下以为可以用这些武家的誓书作为交换。”细川藤孝略带疲倦的笑容,比起几个月前已经瘦了一大圈,完全没有往rì养尊处优贵公子的样子,又黑又瘦简直像个乡下武士。
“这个不急,离chūn播不是还早吗?”吉良义时到不急着忙这件事,反正有一个冬天慢慢处理。
近江两郡的秋收形式一片大好,今年夏秋的镰仓大风雨对近江的影响很小,经过两年的摸索高温堆肥法逐步走上正轨,两郡总石高突破十八万石,其中吉良家的直领突破九万石,依然保持近一半的土地控制,年贡也达到五万五千石。
与越后的情况不太一样,滋贺郡内的新粮种只有少量种植,而且种植方向也更趋于研究xìng质,包括土豆的储藏种植技术,玉米的授粉追肥技术,南瓜的挂架追肥技术等等,苜蓿草要如何施肥,葡萄的种植技术,甜菜的培养技术以及施肥到什么程度最好等等,这些都是主攻研究的方向。
在吉良义时的默许下,勘定奉行松井正之、检地奉行大馆晴忠又通过堺町的关系联络上九州平户港的王旦,从他那花费白银千两请来几位农业专家,其中还有一位jīng通农学的秀才,因为出自海商家族备受牵连而逃到九州。
吉良家承诺给他们每人薪俸二百两到五百两不等,只需要研究农业种植技术即可,雇佣年限初步定为五年,五年后根据情况再考虑是否雇佣,到时也允许他们携带种子和种植技术回到大明,有这等公利私利的诱惑,终于说服这个叫李定的秀才勉勉强强的同意这份协议。
吉良义时有意识的将近江坂本、高岛两郡打造成一个新粮种的试验基地,几种高产作物各根据条件在平原、山地上开辟二十町步的试验田,有专门农民照顾,每一反试验田的耕作方法都不同,配用的肥料及施肥方法都不同,授粉的工艺也在摸索。
为了启发农民的积极xìng,检地奉行大馆晴忠经常驻村进行讲解,每提高百分之一的最大产粮量,该农民都可以得到二十贯永乐钱的奖励,屡次表现出sè的农民奖励土地知行,提拔为宿老地侍等各项措施结合,极大的刺激农民的积极xìng。
这大半年的时间,陆陆续续也出了一些成绩,比如一年chūn夏两季的玉米在种植密度上有一定要求,略密集的种植密度需要人工给较弱小的植株授粉,当地农民发明的用竹筒采集雄蕊上的花粉,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授粉,同时有意识对强壮的植株之间进行授粉,目前两季玉米挑选出玉米粒育种,暂时还看不出太大差距需要持续跟踪。
农业技术的发展攸关人类生存的基础,吉良义时就有意识的让明国农林专家介入也有其中的含义,一方面借用大明朝数千年代代发展出jīng耕细作的优良知识积累,能更快的找出更科学的种植方法,另一方面也有心让这些农林专家可以把这些种植技术与高产粮种带回明国,这也算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除农业发展顺利之外,坂本、大津、坚田以及高岛郡安昙川附近城下町在这一年连成一片,形成手工业、商业贸易结合的zì yóu贸易区,凭借吉良家的重视工商业发展的体系逐渐成熟,以坂本港为中心形成一个新兴商业中心。
在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坂本港从一个贸易枢纽港转变为仅次于京都、堺町之后的第三大经济中心,在这一年中吸引来的工商从业者超过一万两千人,整整一年里新町开建就没停过,要不是吉良家划下的两郡一万两千町步耕地不得侵占的红线在,两郡的发展速度只会更快。
钱屋的发展非常顺利,凭借击败三好家的影响不断发酵,坂本、堺町、京都三地的钱屋贸易额逐次提升,在这一年中三好家配下的三替屋也将触角深入堺町,还曾利用三好家的执政优势对钱屋展开货币狙击行动。
不过他们的手段太差了点,无论是用白银、鐚钱都无法撼动钱屋,钱屋就好像一个无底洞一样,你有多少白银、鐚钱涌进来都照吃不误,你兑的越多我赚的越多,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乐钱渐渐让三替屋感到绝望,最后虽然没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但却yīn差阳错之间将钱屋的信誉撑起来。
谁能想到吉良家不但在战场上打败三好家,其配下一个商屋还能把称霸四国贸易,濑户内贸易的三好家御用商屋打败,短短半个月兑出三十万贯永乐钱,吃下价值上百万贯的鐚钱、白银,这个货币吞吐量简直惊人,甚至有些变态。
借此机会,钱屋又联合淀川众、吉良家浪人同心众,共同合作推行畿内货运保全、淀川领域水运保险等业务,只要客商缴纳一定的保费就可以为他提供小到水运保险,大到武装保全的各项业务。
就连京都、堺町豪商也纷纷出资参股武装保全业务,很快这股新兴力量就遍及整个畿内,打着“吉良同心”旗印的武装集团活跃在畿内各国,让三好家上下都感到十分苦恼。
随着铜屋、铁炮屋逐渐东移,国友善兵卫最后还是决定带着国友村集体迁徙越后,原因是与钟表匠克伦伯格的一番交谈,虽然中间经过两个不懂技术的渣翻译,但两人jīng通技术只需要画草图配合渣翻译就能明白对方大概说的是什么,到他这个年纪多名利的追求已经很淡了,唯有技术创新这一点放不下心,能在有生之年研发出新式燧发枪才是他最大的愿望。
克伦伯格一人就算有八只手,没有助手做起东西还是很慢,在得到国友村一群jīng英工匠的支持之后,于秋天将第一支狗锁式燧发火枪被制作出来,大致与设想的大致相同,这只燧发枪有简捷漂亮的造型。
在这个时代西班牙已经有最原始燧发枪,但狗锁燧发枪的枪机构造与源氏燧发枪截然不相同,狗锁式的枪机是用带弹簧的阻铁而非制楔轮,是在击锤的后边开一个小洞,小洞里面是一片有阻铁弹簧的阻铁与扳机联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4016
54017
54018
54019
54020
54021
54022
54023
54024
54025
54026
54027
54028
54029
54030
54031
54032
54033
54034
54035
54036
54037
54038
54039
54040
54041
54042
54043
54044
54045
54046
54047
54048
54049
54050
54051
54052
54053
54054
54055
54056
54057
54058
54059
54060
54061
54062
54063
54064
54065
54066
54067
54068
54069
54070
54071
54072
54073
54074
54075
54076
54077
54078
54079
54080
54081
54082
54083
54084
54085
54086
54087
54088
54089
54090
54091
54092
54093
54094
54095
54096
54097
54098
54099
54100
54101
54102
54103
54104
54105
54106
54107
54108
54109
54110
54111
54112
54113
54114
5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