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身亡。薛万彻跟着哥哥薛万均客居幽州,薛氏兄弟勇猛绝伦,割据一方的涿郡守将罗艺对他们十分赏识,青眼有加,后来,罗艺归顺大唐,

    薛氏兄弟也成了大唐的臣民,唐高祖封薛万均为上柱国、永安郡公,薛万彻为车骑将军、武安县公,显示了李唐皇室对薛氏兄弟十分看重。

    公元618年。窦建德的十万大军直奔范阳而来,罗艺奉命阻击,唐军人少,几乎没有胜算。多亏了薛万均出谋划策,在窦建德军渡河半道之际,

    雷霆出击,大败窦建德军,窦建德吃了个闷亏。心有不甘,公元620年,率领二十万军队气势汹汹而来,将幽州城团团围住,幽州城险象环生,

    薛万均和薛万彻临危不乱,从地道里出城,绕到敌人身后展开攻击,斩首一千两百级,再次挫败了窦建德的宏图大计。李世民扫平刘黑闼。

    薛万均担任的是右二护军,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入朝以后,薛万均依然是李世民的手下,而薛万彻则做了皇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副护军。

    秦王李世民功高盖世,手下又人才济济,夺储几乎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皇太子李建成处心积虑地陷害这位万众仰慕的弟弟,他想用烈马摔死世民,未能得逞,又在酒中下毒,企图让李世民一命呜呼。

    李世民忍无可忍,终于发动了玄武门兵变,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薛万彻救主心切。率领东宫卫士拼命攻打玄武门,驻守玄武门的云麾将军敬君弘和内府中郎将吕世衡都死在了太子军的手中。正在鏖战之际,

    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赶到现场,向众人示意,太子军见主君已死,

    顿时丧失斗志。一哄而散,薛万彻率领数十骑兵逃往终南山,以图避开李世民的追杀,李世民一代明主,当然明白各为其主的道理,

    他爱惜薛万彻的勇武,再三派人去向薛万彻讲明自己的意思,薛万彻见李世民不计前嫌,终于“释仗而来”,成为李世民手下的右领军将军。

    公元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

    朝廷打算扫灭依附突厥的梁师都,任命柴绍为主帅,薛万彻为副将,薛万均也随军出征,突厥闻讯派兵驰援,双方在离梁师都盘据的朔方数十里的地方迎面碰上,

    薛万均、薛万彻奋起神威,斩杀突厥骁将,大挫突厥骑兵的锐气,突厥人眼见讨不到半点便宜,赶紧溜走,再也顾不上自己的盟友。唐军长驱直入,

    直到朔方城下,梁师都经营朔方十几年,城防坚固,唐军若要强攻,也取之不易,因此有人建议暂缓进攻朔方城,薛万均独持己见,

    “朔方城死气沉沉,鼓不能声,这是破亡的征兆,我军保持对敌人的强大压力,

    必能占据朔方城”,事情果如薛万均的预料,梁师都的堂弟梁洛仁审时度势,动手杀掉了梁师都,向唐军献出了城池,唐军不费吹灰之力,

    顺利终结了梁师都在朔方十二年的经营,拔掉了这个历年最久的割据势力,薛万均因功晋升左屯卫将军,薛万彻晋升为右屯卫将军。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薛万彻跟随李靖大破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

    使大唐的版图扩展到现在的贝加尔湖以北,突厥部落有十多万人内附,薛万彻因功进爵为郡公。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谷浑悍然寇边,唐太宗派李靖、薛万彻等人出击吐谷浑。薛万均、薛万彻为军先锋,率领一百骑兵在前开路,

    他们与数千吐谷浑骑兵在路上遭遇,薛万彻单骑冲入敌阵,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他回来后告诉诸将,

    “贼人容易对付”,大家跟着他一起冲杀,将敌人斩首数千级,薛万彻人马都被鲜血染红,立下了大功。在随后的赤水源(今青海湖附近)之战中,

    薛万均、薛万彻遭到吐谷浑优势兵力的围攻,战马毙命,他们只能徒步与吐谷浑骑兵苦战,手下士兵十有六七已经阵亡,形势危险万分,

    契苾何力听到消息,带领数百骑兵杀入重围,冲开一条血路,将薛万均、薛万彻从鬼门关救了回来。在契苾何力的极力坚持下,

    唐军乘胜追击,直捣敌人巢穴,斩首数千级,缴获驼马牛羊二十万头,一直追到河源(今约古宗列渠),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虽然一时逃脱。却走投无路,后来在绝望中自缢身亡。

    捷报传来,唐太宗派使臣在大斗拨谷(今祁连山扁都口)犒赏三军,薛万均自恃汉将身份。竟然恩将仇报,窃取契苾何力的战功,契苾何力怒火中烧,准备砍掉薛万均的脑袋泄愤,

    众人极力劝阻。才未酿成流血冲突。唐太宗得知真相以后,十分恼怒,他要剥夺薛万均的官职给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却说出了一番大道理,

    “如果因为我的缘故严惩薛万均,恐怕蕃将会认为皇上重胡轻汉,只会助长蕃将的诬告之风,夷狄无知,会以为汉将都会象薛万均这样,

    对朝廷产生疑虑。这不是有利于国家安宁的事情”,唐太宗为契苾何力的心胸所感动,原谅了薛万均的一时糊涂,对薛万均从轻处置。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以高昌国隔断西域朝贡为理由,派侯君集带领数万大军出征,薛万均担任先锋,

    一路势如破竹,高奏凯歌,高昌国王鞠智盛在唐军的强大攻势下被迫投降。鞠氏高昌从此成为历史名词,大唐在高昌旧地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天山以南的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在今新疆和田)、焉耆(在今新疆焉耆)四个军镇都在安西都护府的管辖之下,唐高宗显庆年间。

    安西都护府的治所移到龟兹,天山以北的西突厥旧地也归于安西都护府的管辖。

    薛万均因平灭高昌的战功进封潞国公,很快他就受到朝臣的弹劾,说他与高昌女子有染,唐太宗准备追究这件事,

    魏征予以劝谏。“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现在让薛万均与一个亡国女子对质风流韵事,即使事情属实,也是小事而已,如果只是传言,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唐太宗听从其言,不再理会这件事。

    唐太宗游览芙蓉园,薛万均因为“清宫不谨”而下狱,他气愤难当,竟至忧死,唐太宗十分悲痛,将薛万均陪葬昭陵,以示恩宠。后来唐太宗在宴会上赏赐群臣貘皮,

    叫到薛万彻的时候却喊成了“薛万均”,唐太宗心有所感,“薛万均是朕的勋旧之臣,现在突然叫出他的名字,莫非是死者地下有知,也想得到这赏赐”,

    就让人烧掉一张貘皮,给薛万均“寄去”,在座众人无不感叹一代帝王的至情至性。

    由于唐朝将归降的东*突厥部众安置在漠南地区,

    引起了薛延陀(铁勒诸部之一)的强烈不满,贞观十五年,薛延陀入侵居于漠南的李思摩部落,李思摩抵挡不住,向中央政府频频告急。公元641年,薛万彻作为副将,跟随徐世勣讨伐薛延陀,

    唐军的六千骑兵与二十万薛延陀军在诺真水一带(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展开激战,

    在这里,唐军领教了薛延陀军独出心裁的战法,他们五人为一组,四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一人在后面看守战马,如果己方人员战死,

    看马人就带走马匹,不让马匹落入敌人手中。刚接战时,薛延陀军流箭如雨,唐军的很多战马被射死,徐世勣命令大家下马步战,唐军手持长槊,

    气势如虹,与薛延陀军展开殊死搏斗。在徐世勣的授意下,薛万彻带领数百骑兵绕到敌后,将看马人和战马统统俘获,切断了薛延陀军的后路。

    唐军一鼓作气,斩首三千级,俘敌五万余人,缴获战马一万五千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公元646年,唐军扫灭薛延陀,大唐的版图扩张到了贝加尔湖的大漠南北,在这里设置了安北都护府,管辖漠北的铁勒诸部。薛万彻由于战功显赫,改封左卫将军,他的一个儿子被封为县侯,

    皇帝将自己的妹妹丹阳公主嫁给薛万彻,加封薛万彻为驸马都尉,后又升为代州都督、右武卫大将军,唐太宗曾对别人说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31 3732 3733 3734 3735 3736 3737 3738 3739 3740 3741 3742 3743 3744 3745 3746 3747 3748 3749 3750 3751 3752 3753 3754 3755 3756 3757 3758 3759 3760 3761 3762 3763 3764 3765 3766 3767 3768 3769 3770 3771 3772 3773 3774 3775 3776 3777 3778 3779 3780 3781 3782 3783 3784 3785 3786 3787 3788 3789 3790 3791 3792 3793 3794 3795 3796 3797 3798 3799 3800 3801 3802 3803 3804 3805 3806 3807 3808 3809 3810 3811 3812 3813 3814 3815 3816 3817 3818 3819 3820 3821 3822 3823 3824 3825 3826 3827 3828 3829 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