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人容易对付”,大家跟着他一起冲杀,将敌人斩首数千级,薛万彻人马都被鲜血染红,立下了大功。在随后的赤水源(今青海湖附近)之战中,

    薛万均、薛万彻遭到吐谷浑优势兵力的围攻,战马毙命,他们只能徒步与吐谷浑骑兵苦战,手下士兵十有六七已经阵亡,形势危险万分,

    契苾何力听到消息,带领数百骑兵杀入重围,冲开一条血路,将薛万均、薛万彻从鬼门关救了回来。在契苾何力的极力坚持下,

    唐军乘胜追击,直捣敌人巢穴,斩首数千级,缴获驼马牛羊二十万头,一直追到河源(今约古宗列渠),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虽然一时逃脱。却走投无路,后来在绝望中自缢身亡。

    捷报传来,唐太宗派使臣在大斗拨谷(今祁连山扁都口)犒赏三军,薛万均自恃汉将身份。竟然恩将仇报,窃取契苾何力的战功,契苾何力怒火中烧,准备砍掉薛万均的脑袋泄愤,

    众人极力劝阻。才未酿成流血冲突。唐太宗得知真相以后,十分恼怒,他要剥夺薛万均的官职给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却说出了一番大道理,

    “如果因为我的缘故严惩薛万均,恐怕蕃将会认为皇上重胡轻汉,只会助长蕃将的诬告之风,夷狄无知,会以为汉将都会象薛万均这样,

    对朝廷产生疑虑。这不是有利于国家安宁的事情”,唐太宗为契苾何力的心胸所感动,原谅了薛万均的一时糊涂,对薛万均从轻处置。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以高昌国隔断西域朝贡为理由,派侯君集带领数万大军出征,薛万均担任先锋,

    一路势如破竹,高奏凯歌,高昌国王鞠智盛在唐军的强大攻势下被迫投降。鞠氏高昌从此成为历史名词,大唐在高昌旧地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天山以南的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在今新疆和田)、焉耆(在今新疆焉耆)四个军镇都在安西都护府的管辖之下,唐高宗显庆年间。

    安西都护府的治所移到龟兹,天山以北的西突厥旧地也归于安西都护府的管辖。

    薛万均因平灭高昌的战功进封潞国公,很快他就受到朝臣的弹劾,说他与高昌女子有染,唐太宗准备追究这件事,

    魏征予以劝谏。“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现在让薛万均与一个亡国女子对质风流韵事,即使事情属实,也是小事而已,如果只是传言,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唐太宗听从其言,不再理会这件事。

    唐太宗游览芙蓉园,薛万均因为“清宫不谨”而下狱,他气愤难当,竟至忧死,唐太宗十分悲痛,将薛万均陪葬昭陵,以示恩宠。后来唐太宗在宴会上赏赐群臣貘皮,

    叫到薛万彻的时候却喊成了“薛万均”,唐太宗心有所感,“薛万均是朕的勋旧之臣,现在突然叫出他的名字,莫非是死者地下有知,也想得到这赏赐”,

    就让人烧掉一张貘皮,给薛万均“寄去”,在座众人无不感叹一代帝王的至情至性。

    由于唐朝将归降的东*突厥部众安置在漠南地区,

    引起了薛延陀(铁勒诸部之一)的强烈不满,贞观十五年,薛延陀入侵居于漠南的李思摩部落,李思摩抵挡不住,向中央政府频频告急。公元641年,薛万彻作为副将,跟随徐世勣讨伐薛延陀,

    唐军的六千骑兵与二十万薛延陀军在诺真水一带(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展开激战,

    在这里,唐军领教了薛延陀军独出心裁的战法,他们五人为一组,四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一人在后面看守战马,如果己方人员战死,

    看马人就带走马匹,不让马匹落入敌人手中。刚接战时,薛延陀军流箭如雨,唐军的很多战马被射死,徐世勣命令大家下马步战,唐军手持长槊,

    气势如虹,与薛延陀军展开殊死搏斗。在徐世勣的授意下,薛万彻带领数百骑兵绕到敌后,将看马人和战马统统俘获,切断了薛延陀军的后路。

    唐军一鼓作气,斩首三千级,俘敌五万余人,缴获战马一万五千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公元646年,唐军扫灭薛延陀,大唐的版图扩张到了贝加尔湖的大漠南北,在这里设置了安北都护府,管辖漠北的铁勒诸部。薛万彻由于战功显赫,改封左卫将军,他的一个儿子被封为县侯,

    皇帝将自己的妹妹丹阳公主嫁给薛万彻,加封薛万彻为驸马都尉,后又升为代州都督、右武卫大将军,唐太宗曾对别人说道,

    “当今名将,只有徐世勣、李道宗、薛万彻三人,徐世勣、李道宗就算不能大胜,也不会大败,薛万彻如果不是大胜,必定大败”。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任命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总管,带领偏师三万征讨高丽国,大军乘楼船出海,渡过鸭绿水(今鸭绿江),

    在大行城与上万高丽步骑激战,唐军斩高丽悍将所夫孙,很快就抵达了泊汋城(今辽宁丹东东北),在泊汋城下把上万高丽守军打得落花流水,

    高丽全国震动,三万援军赶来与唐军对决,却被唐军打得溃不成军、拼命逃窜。在唐军的不断骚扰下,高丽国粮食欠收,民生凋弊,陷入了大厦将倾的惶恐之中。

    薛万彻虽然节节胜利,个人性格上的弱点却为众将所不容,有人上书说他骄横拔扈,“任气不能下人”,唐太宗念及他的功劳,只是对他出言劝告,自己将上呈的书信烧掉。

    副将裴行方告发薛万彻对朝廷心存怨望,徐世勣认为事态严重,要求唐太宗处罚薛万彻,

    “薛万彻高官显爵,位至大将军,又是公主的丈夫,却心怀不平,其罪该杀”,唐太宗是个念旧的皇帝,当然不想要薛万彻的命,他将薛万彻免官徙边,

    过了没多久,薛万彻就遇赦而还。唐高宗永徽二年,薛万彻被授予宁州刺史,入朝后,他与房遗爱关系密切,常在一起打猎,

    房遗爱是已经去世的贞观宰相房玄龄的儿子,又是唐太宗女儿高阳公主的丈夫,交往之中,薛万彻不自觉地卷入了房遗爱的密谋,两人商议一旦国家有变,当扶助荆王李元景登上皇帝宝座。这件事情败露以后,

    唐高宗毫不留情,将与此案有牵连的皇亲国戚一网打尽,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被斩首,吴王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被迫令在家中自尽。

    薛万彻的妻子丹阳公主此时已经去世,不然,绝对逃脱不了赐死的命运。薛万彻临刑的时候,黯然感叹命运的无常,“我本是大好的健儿,

    理当为国家效死,却遭受懦夫的牵连,命丧黄泉,真是不值”,他解衣对监刑者说,“快来杀我”,刽子手为他的威严所慑,双手发抖,

    一刀下去,斩之不死,薛万彻大声喝道,“为什么不用力”,刽子手胆战心惊,连着砍了三次,才砍下薛万彻的头颅。

    谋反之罪,株连九族,薛万彻的二哥薛万淑,历任右领军将军、梁郡公、畅武道行军总管,此时已经去世,薛万彻的弟弟薛万备素有孝行,受到过唐太宗的大力表彰,他曾跟随唐太宗东征高丽,

    在契苾何力身陷重围、身受重伤的危急关头,单枪匹马,闯入千军万马的战阵之中,救出了契苾何力,他后来又跟随阿史那社尔出击龟兹,

    说服于阗王归顺大唐,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他当时是左卫将军,当然在劫难逃,被朝廷流放到交州(今越南河内市西北),流落蛮荒,殊为可惜。

    薛万彻“筹深行阵,勇冠戎夷”,

    却依然逃不出权势人物的宿命,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从灸手可热到冷月荒坟,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这种血与火的循环,

    几乎伴随了每一次的宫廷斗争,扳倒薛万彻的长孙无忌后来整个家族都被唐高宗连根拔起,抛入了绝望的境地,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

    一切确如古人的感叹,“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未完待续。)
------------

第330章【大唐将帅27】

    李愬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236 4237 4238 4239 4240 4241 4242 4243 4244 4245 4246 4247 4248 4249 4250 4251 4252 4253 4254 4255 4256 4257 4258 4259 4260 4261 4262 4263 4264 4265 4266 4267 4268 4269 4270 4271 4272 4273 4274 4275 4276 4277 4278 4279 4280 4281 4282 4283 4284 4285 4286 4287 4288 4289 4290 4291 4292 4293 4294 4295 4296 4297 4298 4299 4300 4301 4302 4303 4304 4305 4306 4307 4308 4309 4310 4311 4312 4313 4314 4315 4316 4317 4318 4319 4320 4321 4322 4323 4324 4325 4326 4327 4328 4329 4330 4331 4332 4333 4334 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