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看了金漆山文甲之后对朱厚炜道“这铠甲不错,我以后也要来一套。”朱厚炜很无所谓的耸耸肩,也不搭话,继续观察这群官军。

    在停下之后,这些官军的阵型变得有些乱了,本来是锥子型,结果两腰竟然一边快和指挥官平行,另一边却是参差不齐。停下后战马也不消停,不时有战马两腿站地,身子向上,似乎要站立起来,人员也是窃窃私语,不时还有嬉笑声。

    朱厚照兄弟不由地摇了摇头,这群人无论是军纪还是马术都远远不如逃走的鞑子,指望这群人追击鞑子,估计人家几阵曼古歹射击,队形就要散了,然后一阵反冲锋,敌人就可以满载而归了。

    这时,为首的男子朝旁边的一骑施了个颜色,然后那人上前喊道“叫个能管事的出来说话。”董青海在朱厚照的示意下,爬出一号战壕大声回答“下官是水陆营中军,不知是哪位上官问话。”

    喊话的那人语带自豪,谄媚,崇敬地喊道“我家将军乃是大同右卫指挥使(正三品),黄一山,黄大人,还不快快上前行礼。”那个黄一山也是很配合地露出自得的微笑。

    董青海上前几步,拱手道“不知大人前来有何要事?”

    那个传话的上前喊道“你们水陆营的怎么到山西地界来了,有并不公文吗?”

    董青海只好回答“回大人,我们是来护送钦差副使的,途经此地,公文也有,在大同府也报备过了,大人可要查看?”

    传话的看了一眼黄一山,黄一山低声吩咐几句,那传话的不停点头。然后倨傲地说道“行了,公文也不用看了,你们快走吧,这些鞑子首级就交给我家大人处理就行了,请功奏折我家大人也会帮你们写的,留下战马,走吧。”

    这下子总算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了,朱厚照兄弟都是眉头一皱,阵地上的所有人都是怒目而视,这是要抢功啊。

    董青海压着怒气,严肃地回答“不用麻烦指挥使大人了,这些琐事我们水陆营自会料理。”

    那传话的眉头一挑,声音有些尖利地道“呦呵,你知道和谁说话吗,我家大人是正三品的大员,国家栋梁,你小子不要不知好歹。”

    董青海怒了,低吼道“你们这是要抢功啦?当我们水陆营好欺负是吧,要想拿我们豁出命拼来的功劳,问问我身后这些人答不答应?”

    后面将近一千齐喊“不答应。”声音整齐,雄浑,把对面的那些人吓了一跳。黄一山身下的那匹宝马估计还没有驯养熟,一下子立起身来,把黄一山摔下马来。

    朱厚照这边的都笑成一团。等黄一山被旁边紧忙下马的随从搀扶起来,头发乱了,头盔也掉在地上。然后恼羞大怒地指着董青海喊道“本官看你们就是里通外敌之人,来人呐,准备攻击。”

    后面的2000来人立马开始整顿队形,这时战场气氛紧张起来。董青海却是笑着问道“黄大人可是要攻击我水陆营?”

    黄一山哼了一声,表情倨傲“怎么,现在知道怕了?告诉你,来不及了?快,准备冲锋。”

    董青海就战在土墙上,也不后退,继续问道“黄大人,下官说了,我们这次是护送钦差副使的,黄大人可知道护送的是哪两位?”

    黄一山哈哈一笑“不外乎是朝中文官,告诉你,我上面有人。”说着右手食指指向天上。

    董青海却是冷笑道“黄大人,您可真是消息不太灵通啊。依着惯例副使一般的确是朝中文官,基本都是八品御史,可惜,这次没有按着惯例。我们水陆营护卫的是当朝太子殿下以及二殿下。”

    话音刚落,几个受了轻伤的护卫喊道“太子殿下,二殿下驾到,众人参见。”只见朱厚照兄弟两人穿着身份的象征,冕服,缓缓向阵前走来。所到之处,不管是坑里的还是坑外的都跪拜在地,喊道“参见太子,参见殿下。”

    黄一山看着兄弟二人身上的四爪金龙一下子懵了,这种情况是自己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再想想自己刚刚大言不惭地说要攻击他们,余光看到身后2000人都滚鞍下马,跪拜在地,一股尿意涌上心头。

    兄弟二人到了阵前,朱厚照开口虚扶道“行了,都起来吧。”众人这才起身,不过这2000余人都低着头,显然很是惊惧。

    朱厚照对着身上刚包扎好还有血迹的护卫说道“把他绑了。”护卫抱拳施礼道“是。”一动不敢动的黄一山就被五花大绑了。

    绑好之后,跪在兄弟两面前。这时朱厚照面色严肃道“黄指挥,胆子不小啊,这大明天下都没人治得了你了。”

    黄一山手被绑在身后,不住磕头,语气凄凉地求饶道“太子开恩,殿下开恩呐。”眼泪鼻涕一脸,然后沾着满面黄土,狼狈不堪。朱厚照正色说道“以下犯上可是大罪,而且还是意图杀害皇子,按律要满门抄斩啊。”黄一山身形一滞,眼神涣散,似乎痴傻一般。朱厚炜微笑着说道“哥哥息怒,若是这位黄大人落得个满门抄斩有损哥哥仁慈之名,不如这样,向审案官员说说情,改为抄家再贬为庶人,如何?”

    黄一山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好死不如赖活着,而且真要抄斩他就算绝代了,死了也没脸见列祖列宗,家里23个美貌小妾自己也舍不得她们死啊。于是立马磕头道“殿下所言极是,还求太子殿下开恩呢。”

    朱厚照点点头,平静地说了一句“行,就这样。”然后转身离去。朱厚炜看着还在磕头的黄一山,说道“行了,别磕了。”然后对着2000人喊了句“你们来几个,架着他回去领罪吧,我们会派人跟着一起去的。”说着让2个轻伤的护卫骑马跟着这支部队。

    这场闹剧就这么结束了。从早上的战斗,到现在的闹剧,总共也没有2个时辰,现在要做的就是烧中饭,今天的伙食绝对好,因为有不限量肉食供应。整片战场,地上大约还躺着400来匹死马,当然今天由多少人还能吃的下肉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第八十一章 归京

    这2000明军很快就往大同去了。朱厚照兄弟看得出,这5000人是没办法留下那2000不到的鞑子的,更不用说现在只有3000人在追击,能做到让鞑子一路不停,直接北返,不沿途攻击军堡就已经很令人安慰了。

    中饭终于开吃了,果然和预料的一样,不管是水陆营还是护卫,这顿饭完全吃素,而且也没吃多少,只有猫耳堡的人胃口不减。

    吃过饭,众人还在打扫战场,割下已死鞑子首级,这东西不但代表军功,还代表银子。朝廷边患已久,为了提高士气,特意悬赏30两一个成年男性鞑子首级,即使再怎么经过流通环节,到士兵手里的也有5两。因此猫耳堡的男子都是割得不亦乐乎,太子殿下说了其中会有100颗算他们的。

    兄弟二人在中军帐坐下,朱厚照有些兴奋地问道“下一步去哪里,要不要再往北一段距离,找几个小群鞑子再练练手?”面色还有些苍白的朱厚炜没好气道“你上瘾啦,再过不久我们的身份就会暴露,一旦鞑子知晓了,说不定就会大军南下,不用多,来5000人就能把咱们给平了。再说了,咱们这里都是步兵,鞑子吃了亏要跑,难道你还能追上不成?”

    朱厚照有些失望“那怎么办,怀仁朔州的事都有张老头去做了,总不能回京吧?好不容易才出来一次。”

    “回去吧,我有些想家了。现在总共才800来人,也做不了多少事儿,以后要来那就直接来几万,到时就要好好和鞑子玩玩了。”朱厚炜越说越兴奋。

    朱厚照一听也是兴奋道“也好,咱们回去后立马扩军,直接组织10万人,等训练好后,杀向草原,活捉小王子。”

    朱厚炜一捂额头,无奈地说道“你就安稳点吧,你知道10万人要多少钱吗?”

    朱厚照有些不确定地说道“现在朱府不缺钱吧,而且这次咱们还捞了20多万银票呢。”

    朱厚炜平静地看着朱厚照说道“咱们来算笔账,10万人,每人每月3两银子,军官更高,就算30万两吧,一年就是360万两,衣服一年好几套,算他一年1人5两,那就是50万两。咱们的伙食不下于小地主,一人一月就是1两多,算他1两,一年就要120万两。火枪成本25两一支,10万人就是250万两。现在的枪管基本寿命就是400到500发,虽然坏了还可以修,但是3次之后就要回炉重造,也就是说基本2个月就要重新换个3枪管,一根枪管就要5两,又是30两每人每年,这是多少?3600万两。当然可以减少士兵每天的实弹训练次数,也可以减少火枪兵的数量。其他还有许多支出,这里就不去算了,太子殿下,现在有什么感觉啊。”平静的眼神慢慢变得戏谑。

    朱厚照面色有些尴尬,没想到这火器这么耗钱,于是开口道“慢慢来,慢慢扩,不着急。”

    大营里的伤兵都已经安置好了,至于猫耳堡的堡民,朱厚照让郑百户先带着他们坐偏厢车回猫耳堡,这里只留一半水陆营战士来看护伤兵和监视俘虏,到第二天再全部到猫耳堡去。

    下午朱厚照兄弟慰问了一下伤者,然后就上山打猎缓解一下郁闷的心情。可惜,上午战场闹出的动静太大,山上的小动物都跑的远远的,导致一下午,打猎的50来人一无所获。

    第二天,所有人员都被安置到了猫耳堡。朱厚照兄弟找来郑百户,一起在大帐里闲谈。朱厚照笑着对郑百户说“昨日一战,郑百户战绩不俗啊,一把大刀竟然杀了5个鞑子,厉害。”郑百户连忙施礼谦虚道“太子过奖了,我的武艺都是家传,但是比起先父还要差上一截,昨日能有如此战绩,是有太子麾下战士牵制,微臣才能取得一点功绩。”朱厚炜插了句“别谦虚了,不管怎么说,能杀5个,你的武艺就是不俗。”朱厚照接着说道“猫耳堡军士在昨日一战也有些许损失,不管朝廷怎么嘉奖,我们水陆营都会给与50两,让家属的日子好过些。”

    郑百户一听,立马激动地跪下道“微臣代他们叩谢了。”说着就磕了三头,朱厚照兄弟都没来得及阻止。朱厚炜这时说道“行了,快起来吧。今天叫你来一是要说我们马上要回京了,一些伤员不能长途跋涉,所以就留在猫耳堡由你们代为照顾,等到他们伤好些,让他们自己回京,二是想在猫耳堡招人,看看有没有人愿意跟着我们回京,教习马术和侦查技能。”

    郑百户想了想说道“安置伤员肯定没问题,微臣定当竭尽全力,只是这招人,猫耳堡如今只有200人不到,实在没有多少人可以走,不知两位殿下要招多少人?”

    朱厚照笑着说道“几个人就行,水陆营人数不多,需要的教习也不需要多少。”

    郑百户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微臣就去安排。”

    3天过后,朱厚照兄弟带队出发,返回京城。这次跟着去的猫耳堡堡民一共有4人,两个中年人,两个年级不到18的。这4人都是已经没了父母,也没有妻小,可以说是了无牵挂。其中一人是郑百户的堂兄,大约40不到,此人名叫郑一初,个子不高,大约1米7不到,肤色黝黑,身形瘦削,眼神古井无波,三天前的战斗他一人就杀了7个鞑子,是近战当中杀敌最多的人。武艺高强,但是为人沉默寡言,曾经娶过媳妇,可惜很早就病死了,无子嗣,也没再娶。虽然相貌普通,但是马术,武艺几位强悍,侦查技术了得,在周围的几个军堡中小有名气,猫耳堡大多军士都是他带出来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43 5144 5145 5146 5147 5148 5149 5150 5151 5152 5153 5154 5155 5156 5157 5158 5159 5160 5161 5162 5163 5164 5165 5166 5167 5168 5169 5170 5171 5172 5173 5174 5175 5176 5177 5178 5179 5180 5181 5182 5183 5184 5185 5186 5187 5188 5189 5190 5191 5192 5193 5194 5195 5196 5197 5198 5199 5200 5201 5202 5203 5204 5205 5206 5207 5208 5209 5210 5211 5212 5213 5214 5215 5216 5217 5218 5219 5220 5221 5222 5223 5224 5225 5226 5227 5228 5229 5230 5231 5232 5233 5234 5235 5236 5237 5238 5239 5240 5241 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