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两声,两条黑索分从左右袭到,王桀左拨右带,化开来劲,续道:“在下今日来向三位禅师讨教,其实是受了圆真大师的请托……”
三位少林高僧见他手上拆招化劲,同时吐声说话,这等内功修为实非自己所能,不由得更增忌惮。王桀刚才突然出手突袭,已是和三僧结下大仇,三僧眼见他身陷重围,无法脱困,正好乘机除去,当下一言不发,黑索和掌力加紧施为。
王桀继续说道:“那圆真有意少林方丈之位,暗中收罗党羽,阴谋密计,要害空闻神僧。他忌惮三位老禅师神功盖世,或会对他行事不利,因此特地请我来将三位老禅师除去。答应事成以后,以易筋经相酬。”
渡厄等三僧越听越是心惊,这件事情似乎匪夷所思,但也不是全无可能。渡厄手上的黑索首先缓了下来。
王桀又道:“三位老禅师当知,圆真在来少林出家之前,俗家姓名叫做成昆,外号混元霹雳手,当年在江湖上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他若不是别有所图,又何必到少林寺里出家为僧。”
渡厄嗯的一声,停索不发,低头沉吟,说道:“你这样说有些道理。当年成昆是先找的老衲,意欲拜老衲为师,老衲向来不收弟子,这才引荐他拜在空见师侄的门下。如此说来,那是他有意安排的了?”
王桀笑着点点头,道:“不特如此,圆真他还想当武林盟主。他有个弟子,名为陈友谅,是丐帮的八袋长老。就在不久前他伙同这名弟子杀了丐帮帮主史……”这句话尚未说毕,突然间隆隆声响,左首斜坡上滚落一块巨大的圆石,冲向三株松树之间。
渡厄喝道:“什么人?”黑索挥动,啪啪两响,击在圆石之上,只打得石屑私舞。圆石后突然窜出一条人影,迅速无伦的扑向王桀,寒光闪动,一柄短刀刺向他咽喉。
这一下来得突兀之极,王桀正自全力挡架渡劫、渡难二僧的黑索和拳掌,全没防到竟会有人忽然偷袭,黑暗中只觉风声飒然,短刀刃尖已刺到喉边,危急中身子斜刺向旁射出,嗤的一声响,刀尖已将他胸口衣服划破了一条大缝,只须有毫厘之差,便是开膛破胸之祸。此人一击不中,借着那大石掩身,已滚出三僧黑索的圈子。
------------
第四十二章 三渡亡
王桀躲过了开膛破腹的一刀,暗道一声:“好险!”随即心中一喜,喝道:“好个圆真!想杀人灭口吗?”
刚才那人动作虽快,一击不中,即刻远遁,但王桀还是看清了他的身影,正是之前离去的圆真。
少林三僧的三条黑索犹如三只大手,伸出去卷住了大石,一回一挥,将那重达千斤的大石抬了起来,直掼出去,圆真却已远远的下山去了。
渡厄道:“当真是圆真吗?”
渡难道:“确然是他。”
渡厄道:“若非他作贼心虚,何必……”
却说圆真出手也是迫于无奈。之前他拜访完三位师叔祖,正要回去向掌门师叔复命,还未走到山脚,就听到上面传来呼喝比拼之声。
他心中好奇,便悄悄返回山上探查,正看到王桀在向少林三僧诉说着自己的阴谋。他心中大为惊讶,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密谋的东西怎么会被外人知道。
本来他虽然听到有人说出自己的阴谋,却也并不慌张。因为王桀并没有提供证据,他完全可以说王桀是在陷害自己。可是当王桀说到史火龙的事时,他就坐不住了。史火龙已经死了的事,这事稍一探查就能水落石出。之所以还没有暴露,完全是因为没有人往这方面想。一旦史火龙的死被证实,也就意味着自己的阴谋彻底暴露。想要不使阴谋暴露,就只有在王桀说出史火龙的死讯之前杀人灭口了。
少林三僧原本对王桀所说的话只是将信将疑,但圆真这一出手却说明了他做贼心虚,从侧面证实了王桀所说的话。因此全都停下了手。
见少林三僧罢手,王桀当即眼中精光一闪,一声清啸,呼呼两掌,分向渡难、渡劫二僧拍去。
二僧刚才见他揭穿圆真阴谋,还以为他是有意消除误会,弥合纷争,没料到他又突然出手,一时间被闹了个手忙脚乱。
王桀身子一矮,贴地滚到渡难身前,一招“亢龙有悔”便推了出去。渡难左手一起,五指虚抓,握成空拳,也是一掌劈出。
王桀自持内功深厚,“降龙十八掌”又是天下第一刚猛掌法,并不怕与人对掌,冷笑一声,加紧催动掌力。
两人双掌相抵,王桀只觉对方掌上的劲力并不弱于自己,不禁“噫”了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惊讶佩服之情。
原来渡难还他这一掌,乃是少林七十二绝艺中之一的“须弥山掌”。这门掌法极其难练,但一旦有成,便能蓄力于虚,如掌藏须弥,威力极大。
正在这时,一条黑索从王桀的背后袭来,却是渡厄见师弟遇险,围魏救赵,向王桀发起了攻击。
王桀听得背后风响赶忙使出“蛇行狸翻之术”,就地一滚,脱出索圈,反手一掌,击在渡厄手中的长索之上。渡厄只觉一股沛然大力从长索上袭来,手中的索链登时不受控制,向旁边荡开。
王桀趁机脚下一蹬,扑到渡厄跟前,一掌击向他的面门。渡厄正在尽力操纵失控的长索,一时腾不出手来还击。眼看他就要在王桀手下遭受重创,突然又是一条黑索从旁袭来,却是渡劫缓过劲来,施以援手。
王桀暗道一声“可惜!”身形一转,避过了击来的索链。
渡厄、渡难此时皆已重整旗鼓,他们和渡劫一起挥舞着长索再次组成“金刚伏魔圈”和王桀斗在一起。
只见王桀和三僧在三株苍松间的争斗越来越是激烈,三僧头顶渐渐现出一团淡淡的水气,知是额头与顶门汗水为内力所逼,化作了蒸气,可见四人已到了各以内力相拚的境地。王桀头顶也有水气现出,却是笔直一条,又细又长的聚而不散,显是他内力深厚,更胜三僧。
激斗良久,王桀渐渐发觉三僧的“金刚伏魔圈”虽然精妙绝伦,但总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似乎还未达至完美境界。
原来三僧的“金刚伏魔圈”以“金刚经”为最高旨义,最后要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于人我之分,生死之别,尽皆视作空幻。只是三僧修为虽高,一到出手,总去不了克敌制胜的念头,虽已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人我之分却无法泯灭,因此这”金刚伏魔圈“的威力还不能练到极致。三僧中渡厄修为最高,深体必须除却”人我四相“,但渡难、渡劫二僧争雄斗胜的念头一盛,染杂便深,着了世间相的形迹,渡厄的鞭法非和他二人相配不可。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王桀体内九阳神功急速流动,拍出的掌风越来越浑厚。少林三僧的脸色本来各自不同,这时却都殷红如血,僧袍都鼓了起来,便似为疾风所充。但王桀的衣衫却并无异状,这情景高下已判,倘若他是以一对一,甚而以一敌二,早已获胜。
王桀得了张无忌的一身九阳真气,不但浑厚无伦,更是气脉悠长,愈斗愈盛,最能持久,实可再拚一两个时辰,以待对手气衰力竭。少林三僧拚到此时,已瞧出久战于已不利,突然间齐声高喝,三条长鞭急速转动,鞭影纵横,似真似幻。王桀凝视敌鞭来势,奋力拆解,一时险象环生。
他见局势不利,心下暗自焦急:“这样下去可不妙,看来唯有行险一击了。”
眼见渡难长鞭自身后遥遥兜至,左手疾举,便让这一鞭击中手臂,只是以挪移乾坤之法卸去鞭力,右手挡住渡厄、渡劫双双攻来的两鞭,身子忽如大鸟般向左扑出,空中一个回旋,已将渡难那条长鞭在他所坐的苍松上绕了一圈。
这一招直是匪夷所思,王桀左臂力振,向后急拉,要将长鞭深深嵌入松树树干。渡难大惊之下,急向后夺。王桀变招奇速,顺着他力道扯去。松树树干虽粗,但树根处已有一半被三僧挖空,用以遮蔽风雨。此刻被一条坚韧无比的长索缠住,由王桀和渡难两股内劲同时拉扯,只听得喀喇喇一声巨响,松树在挖空处折断,从半空中倒将下来。
乘着渡厄、渡劫二僧惊愕失措的一瞬之间,王桀双掌齐施,大喝一声,推向渡厄身居的苍松。这两掌上的掌力实乃他毕生功力所聚,那松树抵受不住,当即折断。两株断下的松树连枝带叶,一齐压向渡劫所居的松树。双松倒下时已有数千斤的力道,王桀飞身而起,双足更在第三株松树上一蹬,那松树又即断折,在半空中摇摇晃晃,缓缓倒下。
王桀双掌齐推,以“左右互搏术”分使“飞龙在天”和“潜龙勿用”,分别向渡厄、渡劫二僧拍去。两僧既须闪避从空倒下的松树,又要应付王桀的掌力,登时闹了个手忙足乱。
王桀双手快如电闪,抓住了二僧长索的末梢。渡厄、渡劫正要各运内力回夺,王桀的掌风已至面门,两僧只得撒手弃鞭,急向后跃。
其时渡难左掌已当胸拍到,王桀使出“太极拳”,将渡难掌力化解。
就在这时,渡厄、渡劫手掌也同时拍到,王桀见三僧掌力将四面八方都笼盖住了,手掌未到,掌风已是森然逼人,当即乾坤大挪移心法中最高深的功夫之一,双掌摇晃成圈,将三僧的掌力同时粘住了。
此时四人的比拚已到了难解难分的地步,各以平生功力相拚,不是敌伤,便是己亡,实无半点容让的余裕,非分胜败,难以脱身。
四人比拼内力,刚开始时尚且势均力敌,成了个相持不下的局面。但时间一久,却分出高下之别。只见三僧头顶的蒸汽渐渐变得散乱,同时他们的脸色也渐渐开始涨红。而王桀头顶的蒸汽依然笔直,面色也依然如故。
大于过来半个多时辰,三僧突然全都浑身一震,头顶蒸汽彻底散开,嘴角流出一缕鲜血。同时王桀感到从对面传来的劲力骤然消失,自己的内力长驱直入,轻而易举的攻入了三僧体内体内。抬头仔细一瞧,原来三僧已经气绝而亡。
与此同时,一行系统提示出现在王桀眼前:
“杀死渡厄,获得金刚伏魔圈、大力金刚指、罗汉拳……”
“杀死渡劫,获得般若金刚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274
3275
3276
3277
3278
3279
3280
3281
3282
3283
3284
3285
3286
3287
3288
3289
3290
3291
3292
3293
3294
3295
3296
3297
3298
3299
3300
3301
3302
3303
3304
3305
3306
3307
3308
3309
3310
3311
3312
3313
3314
3315
3316
3317
3318
3319
3320
3321
3322
3323
3324
3325
3326
3327
3328
3329
3330
3331
3332
3333
3334
3335
3336
3337
3338
3339
3340
3341
3342
3343
3344
3345
3346
3347
3348
3349
3350
3351
3352
3353
3354
3355
3356
3357
3358
3359
3360
3361
3362
3363
3364
3365
3366
3367
3368
3369
3370
3371
3372
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