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富人到了香港,刚开始住酒店,时间久了,决定在香港定居了,自然要买房子住,甚至要投资买房用于出租,因为愿意投资地产的富人不少,这推高了香港房价地价。
本来,李华龙还想拿地皮向汇丰银行作抵押贷款,款项用于盖建楼房,李逸华知道此事,有些不高兴,还批评了李华龙几句,让他做生意别太激进。
李逸华嘴上批评了李华龙,但心里还是很欣赏这个儿子的拼劲,他拿出50万港元借给李华龙,但他说了,亲父子也要明算账,借款利息按照银行的利息计算。
……
香港传统的的楼宇买卖方式和后世不太相同,五十年代之前,香港楼宇买卖都是以一整作为单位的,没有巨额资金,很难购买下来;而即使有钱整栋买下来,要转手卖出去也极不容易。这时候,一些位于九龙深水埗一带的物业颇为吃香,买家多是“金山阿伯”(从旧金山回来的华侨),他们置业就是为了收租。
利希慎家族、何东、广生行、陆海通等大地产商,亦一律是以建楼收租为主,房子租给别人,一般需要七至十年才能翻本。
而小的地产商,则是小本经营,通常盖两层至四层的房子出售,行内称之为“炒四热荤”。
总之,这种经营方法,既不能加速资金的周转,赚不到大钱,亦无法解决香港的住宅紧张问题。
这种传统的地产经营方法之所以流行多年,这是因为楼房的产权和责任问题解决不了,此时的港府不承认楼房的上盖,即建一、二层,或三层、四、五层,政府都不理,政府把地卖给你后,只承认你一个业主,只向你一个业主收地价和地税。若把楼宇分层出售,当时法律上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时代,不仅是在香港,在世界很多地方,那时楼宇买卖都是以一整幢作为单位。
这种陈年行规沿用了多年,没有人觉得它有什么不好,更没有人提出要去改革它。
李华龙很清楚这种经营方式的局限性,将来肯定会改变,他要成为一位先行者,推出新办法,就像“切月饼”那样,把楼宇契约切开,即“分契”,然后把楼宇分层出售。
此时在香港,“分契”并无先例,李华龙需要解决法律问题。
李华龙找了几家律师行,问了不少律师,都不认可分层销售的法子。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让李华龙找到了一位姓罗的大律师,他认为此法可取,没有与现行法律抵触,只需经过一番繁杂的呈禀手续即可。
经过罗律师一段时间的努力,解决了分层出售的法律问题。
李华龙为此并没付出太多的律师费,罗律师是一个聪明人,自己解决了分层出售的法律问题,他开创了“分契”业务,将来肯定财源滚滚。
……
八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李华龙拿着几份售楼说明书回家。
回到家中,在客厅见到了父亲,李华龙微笑道:“爸,这是新鲜出炉的售楼说明书,您看看。”
李逸松放下手中的书,接过了售楼说明书,看着封面上的字,念道:“九龙油麻地公众四方街新楼分层出售说明书”。
这本售楼说明书为16开本,共22页,上有文字详细说明楼宇的地势环境、建筑材料、分层价格、订购方法,另外还有地盘、各楼宇的透视图和平面图、骑楼剖面图、各分层的平面图等。除了印刷、装订质量较为粗陋之外,它就是几十年后装帧美观的看楼书前身。
李华龙拿起父亲放在沙发上的书,看了一眼,就笑了起来,他没有想到父亲会看还珠楼主的《蜀山仙侠传》。
“笑什么啊?”李逸松瞪了儿子一眼。
“没有想到您会看这种书。”
“《蜀山仙侠传》这本书规定什么人看了吗?”
“没有!”李华龙笑道,”阿爸,我写本更给你看怎么样?”
“别没正形。”李逸松板着脸说道,“你年龄也不小了,也该给你娶个老婆好好管管你了。”
“阿爸,凭借您儿子我这条件,还怕以后找不到好老婆,您就别操心了。”
“你有没有中意的女孩子?”
“暂时还没有,这事情不急的,我相信缘分来了,您未来的儿媳妇自然会出现的。呵呵,不聊了,您先看售楼说明书吧。”
“呃!”李逸松应了一声,继续低头看手中的售楼说明书,看了几眼,点头赞道,“不错,不错,真的不错!一目了然,看了这说明书,心里有底了啊!”
“阿爸,如果是别人这么卖房子,你看了这售楼说明书,会去买房子吗?”
“不会。”
“为什么?”李华龙不解问道。
“我买整栋楼啊,这样更便宜一些。”李逸松笑道。
“呵呵,父亲,再过几年,我会在香港盖建一座最高最大的大楼,以你的名字命名。”
“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李逸松微微一笑,片刻后,收起笑容,轻叹了一口气,“今天,我收到你二哥发来的电报,明天,你大嫂和两个孩子会来香港。”
“好啊!他们来了就不走了吧?”
“不出意外,应该不会走了。”李逸松沉声说道。
李华龙的大哥名叫李华文,是一名上校团长,驻军羊城。
四月初,李逸松特意去了羊城一趟,见到了李华文,二人单独聊天时,李逸松说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心,以及李华龙对时局的一些预测,并建议儿子退伍。
李华文云本坚信g民党一定会消灭华共的,拒绝了退伍的建议。
随着g民党的军队节节败退,深知g民党内部**程度的李华文逐渐意识到g民党败局已定,他也开始为自己找退路了。
李华文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直接提出退伍,肯定会惹上麻烦,说不定会丢了性命。
权衡之后,李华文决定先让妻子带着孩子和细软去香港。
……
李华龙并没有时间去火车站迎接大嫂和两个侄子,华龙置业有限公司首批开发的十八栋楼宇已经建成,开始了销售工作,他有很多事情要忙。
华龙置业公司不仅将楼宇分层出售,还推出了大受欢迎的售楼说明书,来咨询购房的市民特别多,但顾客还是局限于富裕家庭。
华龙置业首批开发的十八栋楼宇都是五层建筑,每层楼宇约一千平方英尺,每平方英尺平均售价二十元,每层总价两万港元,而此时普通的打工仔,每个月的工作不到二百元,一下子拿出两万元来的人毕竟不算很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739
12740
12741
12742
12743
12744
12745
12746
12747
12748
12749
12750
12751
12752
12753
12754
12755
12756
12757
12758
12759
12760
12761
12762
12763
12764
12765
12766
12767
12768
12769
12770
12771
12772
12773
12774
12775
12776
12777
12778
12779
12780
12781
12782
12783
12784
12785
12786
12787
12788
12789
12790
12791
12792
12793
12794
12795
12796
12797
12798
12799
12800
12801
12802
12803
12804
12805
12806
12807
12808
12809
12810
12811
12812
12813
12814
12815
12816
12817
12818
12819
12820
12821
12822
12823
12824
12825
12826
12827
12828
12829
12830
12831
12832
12833
12834
12835
12836
12837
1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