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4年时,西汉初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以朝廷的“削藩”,侵害了各位诸侯的利益为籍口联络了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六国共同起兵。刘濞假借“消君侧诛晁错”为名,发动叛乱,欲夺景帝帝位。当时,七国联军号称五十万,战火骤起后,他们曾一度占据过优势。

    后来,景帝派周亚夫为大尉率军迎击,未及三月就将吴、楚和其他五国扫平,其结果诸王被诛或自刎。内乱的战火虽然持续不久,但殃及百姓无数……

    战乱中,战火使得数以万计个家庭破碎人亡,妻离子散了。于是,无数背井离乡的逃难人,扶老携幼奔命于艰苦的路途之中并垂死地挣扎在死亡线上。在那逃难的人群中,有个济南人氏名叫牛易的。他的家先是被叛军抢劫一空,之后房屋又遭大火吞噬。就是这样,牛易的家园被这场内乱给毁掉了。失去家园的牛易,一家三口只能四处地流浪了。

    逃难途中,牛易夫妇在疾病、饥饿的交迫下相继死去了,撇下了一个年仅七岁的儿子于人世间。懦弱无助的孩子愣是用他那双稚嫩的小手把自己的父母掩埋了,埋在了这个人烟稀少一片荒芜的地方了。

    恰逢深秋,萧萧的秋风无情地吹着像鞭子一样把树上的叶子,从树上抽打到地面上,再把它们从地上抽打起来。

    那黑黑的乌鸦站在树枝上,看到了树叶的遭遇。它恬噪了几声似乎是在赞美着寒风的残暴行经。嘿,愚昧的乌鸦就是这副德行。

    得意的寒风肆意地将树叶反来复去地抽打着,而无力的叶片只能任其被摆布。终于,秋风把所有的绿色折磨的消瘦枯黄后,那绿永远地留在了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了。

    这个充满哀怨的乱石岗上,新添了两座新坟。坟前那个已经趴了两天多的孩子,蓬头垢面,身上覆盖着尘土及碎叶,一动不动地像死了似的。这就是前面所提及的济南人氏牛易留下的那个七岁的儿子叫牛重天。

    他与父母因战乱从外地逃荒来到此地。很不幸的是其父母患病,竟在两天之内相继离开了人世。这件事对于这个还是小孩子的牛重天来说,那就是个天塌地陷的灭顶之灾。

    牛重天痛苦之极趴在父母的坟前不吃不喝,只是哭。他先是大哭,之后是抽泣,最后就欲哭无泪也无声了。如果再无人前来搭救他的话,那么过不了几天,牛重天就会一命呜呼了!此景此情,苍天你不会看不到吧?请你发发慈悲,救救这个可怜的孩子吧!

    午后,风越来越小了,那只让人讨厌的乌鸦终于飞走了。突然,坟地里刮起了一阵旋风,那旋风在坟地里转来转去,转到了牛重天背后,旋风慢慢地停了下来。转瞬间,一位矍烁老翁柱着拐杖出现在那里了。然后,老翁慢慢地走到了牛重天的身边。他弯下腰去伸出手来轻轻地拉着牛重天。

    老翁边拉边唤着:“小孩童别难过了,你跟我走吧!你给我干些杂活,放放牛就行了。我管你吃住,来吧!”

    牛重天无力地抬起头来。看了老翁一眼后,他点了点头,晃着身子试图慢慢地站了起来。此时的牛重天实在是饿极了,脑袋发晕连一点点走路的劲也没有。

    老翁看到他这个样子,就从衣兜里掏出了一个馍馍递给了牛重天。牛重天接过馍,狼吞虎咽地把馍吃了下去。他顿觉有了力气,便大步地跟在老翁后面去了。他走了没有多长时间,就来到了老翁的家。

    这是一个很大的宅院。从房屋至围墙及门楼都是一片青色,青砖青瓦倒显的壮观。后来才知道,这位老翁姓佘是个大财主,名叫佘修成。此人非人是条修炼成功已成人形的蛇精也。他家有妻子,一儿一女,有佣人,长工三人加上新来的牛重天共九个人。

    牛重天一走进佘家大院,就遇上了一个比自己大十来岁的公子哥。他是佘家的少爷名叫佘大杨,此人性格怪僻,为人刁酸,爱耍小聪明。

    佘大杨见父亲带回来一个小孩子就迎了上去问:“爹爹您回来了。您从哪里弄回来这么一个小孩子呢?”

    佘老爷说:“这个孩子无亲无靠,无家可归怪可怜的。我让他来咱家干些杂活,供他吃住,对他来说就能活下去了,对咱家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是这样啊!爹爹您累了吧,您放心去休息吧!安排他的这点小事我能干,你就交给我吧!”佘大杨表现得挺主动的。佘修成很少看到儿子有这番好表现,如今看到了还真感到有些意外。

    “也行,你可千万不要给他安排许多的活,他还小着呢!”佘修成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因为他确实觉得有些个累了。

    临离开时,佘修成还是有些不放心。他犹豫了一下看了儿子一眼就走开了。佘大杨仔细地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孩子。他满脸灰土土的,细看起来还挺俊俏的。人虽消瘦却很有灵气的。

    佘修成之子佘大杨虽然也已成人形,但他修炼的时间短,还不够成熟仍存有蛇精之妖性。此时,佘大杨的心中已泛起了要伤害比自己更英俊更聪明之人的企图。

    他冷冷地说:“跟我来吧!”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佘大杨说:“这是我家的牛棚,里边有三头牛由你来喂。棚里棚外的卫生由你来清理,还要去担水、打柴,农闲时,你还要到野外去放牛。你吃和长工们一起吃,睡在牛棚里,现在自己就去找个地儿,铺点干草能睡觉就可以了。一会儿,我走了你就抓紧干活去吧!”

    好家伙,他给小重天安排的活比个大人干的活还要多。白天放牛,早晚清理牛圈打扫卫生挑水,不放牛时,还要去打柴干些其它活计。看来,小重天进了佘家就是落进了佘家少爷的魔掌里去了。这下小重天可有的是罪受了。

    佘大杨也觉得:给个小孩子安排这些活,确实太多。不过我就是存心要累死他,不累死码也要把他累个半死,否则我的心里就会很不舒服!小子你可别怨我啊,要怨只能怨你自己的命不好。你就受点委屈吧!佘大杨想到这里觉得这里的味道太难闻。他不说了,想尽快离开这里。在他转身离开时,脑子里又冒出了个想法。

    多可怜人哪!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让他干这么繁重的活,这也太悲惨了吧!别的活还好办些,就是那两只大木桶,这怎么能行呢?两只空木桶大概就有十来斤重,小重天担着空桶都要费些劲的,还怎么能用它去担水呢?牛重天啊!牛重天你的命好苦啊!谁让你摊上了这么个狠心毒辣的纨绔少东家了呢!

    佘大杨离开牛棚后,没走多远就不走了。为了看看牛重天的笑话,便悄悄地躲在不远的地方,偷偷地瞧人家是怎么样的干活,怎样的无奈的!

    牛重天从见到佘大杨的第一面起,到刚才听他说的那些话止,全都明白了。自己遇上了个很坏很坏的人,也知道了自己今后的日子,会很糟糕的。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也只能慢慢地熬了。

    牛重天先拿起扫帚去扫地,可是他没扫几下就停下来了,因为地面太干燥了,一扫就扬起了不少的灰尘。他要洒些水再扫。于是,他走到水缸跟前往水缸里一看,里面一点水也没有。

    牛重天自言自语地说:“还是先打些水来吧!”

    当他看到水桶时,觉得这水桶太大了。往它跟前一站,自己比它高不了多少。他试着提了一下,感觉水桶太沉重了。此时,牛重天可真地犯难了。

    他抓了抓脑袋,嘴里不住地念叨道着:“这可怎么办呢?”

    佘大杨看到这里,偷偷地笑着边离开那里边想:小子,你可摊上大麻烦啦!以后就没有你好日子过了。

    第二天,佘大杨来牛棚检查。他很吃惊,牛棚里里外外干干净净的,水缸里水满满的。

    佘大杨点点头满意地笑了,嘴里还喃喃地说:“这缸水是怎么弄来的呢?别看他人小还挺厉害的吗!我小瞧你了。”

    佘大杨觉得这里几乎没有什么臭味了。尽管牛重天干得那么好,可他想捉弄捉弄小重天的坏念头仍然没有打消。

    此时,佘大杨在那里踱来踱去。无意间,他来到了挑水用的木桶跟前,把木桶拎在手里看了看又放下。他进了牛棚里找来了一棵大钉子和一把小锤子。只见他走来到木桶跟前,把木桶底朝上放好,看来他要给那两只木桶的桶底上钻个洞。多损的想法啊!

    只见他挥动着锤子“嘭嘭”的几下,洞钻好了。他想:小子还能把这口缸担满水吗?要是担不满水的话,我可就有了整治你这个臭小子的由头了。

    第三天,佘大杨又来了。他看到这里和昨天一样的干净。水缸里的水还是满满的,烧柴比昨天也多了不少。他既吃惊又纳闷儿,难道那木桶还能用吗?他走过去把水桶底朝上一看,原来牛重天是用一根布条捻子把洞塞上了,一点也不影响使用。

    佘大杨真是又高兴又生气。他高兴的是自己家的小佣人很能干、很聪明;生气的是这个小子聪明得让自己嫉妒,让自己心里特不舒服。

    佘大杨静下神来拍了拍脑袋又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走进了牛棚找来了一把钁头拎到水缸前,用力朝缸口砸去。水缸被砸出了个大豁口,水涌了出来流了一地。佘大杨把钁头往地上一扔,微微地一笑走开了。

    佘大杨气冲冲地进了母亲的房间。

    “反了,反了,新来的小子,不好好地干活,把咱家的水缸给砸碎了。”佘大杨心怀诡计地对母亲说道。

    佘夫人是个急性子人,听了儿子的这番话,一拍桌子就站起身来说:“听你父亲说,他没有了父母,独身一人年纪又小怪可怜的,才把他领回来的。他不领情也就罢了,干吗还要砸坏了咱家的水缸?这也太可恶了吧!我非要将他赶走不可。”
------------

第三十五章 一如既往

    朱王氏自从收到了儿子的来信后,自己的心里就有了打算。她要劝儿媳带上孙子孙女赶快到亲戚家去躲一躲吧!

    开始的时候,儿媳坚决不同意,后来考虑到,为了延续朱家的烟火勉强同意了。

    朱王氏又:“孩子,家里总要留个人。娘老了不怕。他们要杀我,正好我就去找你老公公。”

    儿媳哭着说:“娘,我不怕。我也留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73 1174 1175 1176 1177 1178 1179 1180 1181 1182 1183 1184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1193 1194 1195 1196 1197 1198 1199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1232 1233 1234 1235 1236 1237 1238 1239 1240 1241 1242 1243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1249 1250 1251 1252 1253 1254 1255 1256 1257 1258 1259 1260 1261 1262 1263 1264 1265 1266 1267 1268 1269 1270 1271 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