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白了我一眼,说道:“这是请仙上身,准备借胡家的仙骨。”

    “借仙骨我听过,那不是北方的出马弟子才会的吗?都说南茅北马,你们不是四川的三清道士吗?”

    阿成回答道:“我师哥家可是正统的北派阴阳世家,因为他父亲跟我师父是好友,所以从七岁就把他送到了四川,他基本属于南北二合一型的。”

    我说怎么老感觉阿远说话别扭呢!原来是混血的口音啊!
------------

第十九章 保家仙

    我转头看向阿远,此时的他嘴中念念有声,裸露的右臂逐渐笼罩上一层红光,或者说红气,一缕缕向上升腾着,红气在手臂周围慢慢凝聚,竟然有了形状,像极了一只锋芒毕露的狐狸利爪,原来这就是胡家仙骨!”胡”是指的”狐”啊?我看着阿远不禁说道:操!漩涡鸣人啊!

    胡、黄、白、柳、灰,也就是狐狸、黄鼠狼、刺猬、蛇、老鼠,这五大家是动物界中最易修得道行的五大妖仙。由于从畜生道修成正果需要受比普通修真者更多的苦,所以很多妖仙选择贴近人类,为人类驱邪、治病积善德,还有一些与人类签订了契约成为他们的保家仙,很多人类特别是北方、东北一带也会把妖仙当做正神来供奉。

    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东北姚家,也就是阿远家的保家仙胡三太爷。这么说也有些不准确,后来阿远告诉我,他们家的保家仙其实是胡三太爷的小儿子:胡红爷。

    这要从阿远的爷爷的爷爷辈儿说起,当时胡三太爷已经是中华妖仙界的一把手,无论是家仙还是野仙都要听令于他,而姚家也是当时东北名噪一时的阴阳大家。

    那一年,正赶上长白山喷发,造成火山运动的,竟然是一只千年火蟾出世,一时间神州大陆风云变色,各路仙朋道友也都齐集黑吉辽,誓将火蟾镇压制服。

    可是要拿下这火山之中生出的妖蟾又岂是易事!三日不到,人类方面便伤亡惨重,这时幸有胡三太爷率领众妖仙杀将出来与人类结为盟友。

    时值严冬,东北最冷的地方能达到零下四十多度,很多正冬眠闭关的妖仙诸如白家、柳家都是自损道行赶来支援的。胡三太爷率众仙又与火蟾厮战七天七夜,终于突破无数火蟾分身的封锁线杀入长白山最底层,与其一同前往的,还有阿远的爷爷的爷爷姚天鸣。

    这一妖一人协力逼出火蟾真身并与之展开殊死搏斗,胡三太爷靠的是无坚不破的利爪与獠牙,姚天鸣靠的是法器与阵法,而那火蟾,则倚仗的是自己千年的修为和一身厚皮和毒液。本来胡姚联手也绝非这火蟾对手,可由于火蟾真身并未完全出世,再加上多日来与人仙盟军的持久战,竟然逐渐落了下风。

    就在此时,胡三太爷却突然浑身打颤虚脱的坐到地上,原来不知不觉已农历十五,而狐仙在月圆之夜都会散去一切法力虔诚拜月,火蟾借机直扑胡三太爷。就在胡三太爷危在旦夕之际,姚天鸣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和法器保护了它并拼死制住了火蟾的自由,胡三太爷用尽最后的力气掏开了火蟾的肚子取了蟾宝,火蟾终因蟾宝离体而毙命,身神双亡,再不能作恶。姚天鸣死了,却换来了胡家的恩情报答,胡三太爷亲自出马成了东北姚家的保家仙。

    转眼,就到了阿远的爷爷姚广顺这一代,这时中国正处于各地工人农民兴起的起义、斗争中。胡三太爷因年事已高有意归隐山林潜心修行,于是就让小儿子胡红旗接管自己保护姚家。这胡红旗嫉恶如仇,好勇斗狠,正值道行初成,保护姚家的同时还经常暗暗的帮助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老林里伏击日本关东军。用现在话来说,胡红旗,红爷,其实那时就是一愤青,数不清的日本鬼子都栽在了他跟他的狐狸崽子手下。可笑的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是文革期间,全国竟然开始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摧毁家仙庙,断了家仙的香火,折了家仙的功德。胡三太爷知道这是大势所趋,所以也并没记恨人类,仍然命胡红旗留守姚家。

    胡红旗个人也是十分喜欢姚家的,他看大了阿远的父亲,又看大了阿远。特别是对阿远,胡红旗爱护的格外用心,当初阿远从东北去四川,红爷为了保他平安,特地将自己的仙骨借给他,要知道红爷的战斗力现在可是妖仙界数一数二的,他的仙骨威力自不必说。

    此时此刻阿远运起红爷的仙骨目不转睛地盯着伏偏儿,伏偏儿的独目也注视着他,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伏偏儿突然说话了。

    “年轻人,我们无冤无仇,为何要怒目相对呢?”伏偏儿注视着阿远说道。虽然她没开口,我们却可以听到她的声音,这是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然而奇怪的是,她的声音不仅没有想象中那么刺耳,反倒是让人感觉十分温柔。

    “乾坤朗朗,尔等可入世却不可乱世!你早该随处暑而去,却为何要久久纠缠余景连并加害于他?”

    “哼!加害于他?年轻人,说话可要凭良心,你口口声声说乾坤,你可知乾坤有道,道皆分阴阳?”伏偏儿毫不示弱地反问阿远,从她语气里丝毫听不出来一点儿反面角色的畏缩:“至于为什么纠缠他,你应该问他才对!”

    阿远听伏偏儿这么说,知道其中必有原因,语气便有些缓和,手臂上的气也没有刚才那么猛烈:“此话怎讲?难道你还有苦衷不成?”

    伏偏儿发出的女声冷冷地说道:“他直至今日仍然囚禁我夫,算苦衷吗?”

    啧?阿远皱紧了眉头,怎么还扯到伏偏儿的丈夫了?等等!她刚才说道生阴阳,难道还有一只伏偏儿?

    “余哥,到底怎么回事?”阿远实在无法分析事情的缘由,只好将话茬儿转移给余景连。

    余景连躲在阿成的阵法里无辜地摇着头,看来他真得一无所知。

    那为什么伏偏儿要怪责余景连呢?阿远决定让伏偏儿自己解释清楚:“孽障,今日你务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余哥如何囚禁你夫,又禁在何处,一五一十地交待明白!”

    “好!既然他把你们请来了,我就当着你们这些正派人士的面把话说清楚,到时别说我让你们下不来台!”伏偏儿冷笑一声,开始把事情的缘由娓娓道来。

    原来,这伏偏儿与天地万物一般,在初生之时便已有阴有阳,入世便结成双。它们本是天地间阴气所化之灵体,顶多改变气温,却不会纠缠于人,更不会攻击人,并且它们的存在时间非常得短,仅仅只有夏天最热的那两个多月,不过就在这两个月里,余景连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为了逗自己的小孙女,找了一把伞在屋里打。

    伞是什么?遮阳挡雨之物,但凡伞状物下都是阴气集结的所在。伞对于阴性灵物来说就相当于保护伞,当年聂小倩不就是藏在宁采臣伞里出门的么?因此伞对于鬼魂之类的阴物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当日这一对伏偏儿被引魂铜铃引至余景连处,恰好看到余景连在屋里撑着伞逗孙女玩,这雌伏偏儿还稳重些,雄伏偏儿却跟个顽童一样兴奋地钻到伞下玩耍。余景连一个普通老百姓又没有开阴目,他肯定是看不到伏偏儿的,所以收起伞的时候就不小心把雄伏偏儿关在了里面。

    都说天地有情,这伏偏儿可比人有良心,凭着对雄伏偏儿的思念,雌伏偏儿竟然捱过了夏季后没有消亡,起初她以为余景连过不了多久就会打开伞把雄伏偏儿放出来,谁知他不知道把伞放到了哪里,再也没打开过。

    “你既可幻化人形,又可依附人体,为何不警告或暗示于他呢?”阿远的仙骨已经收了起来,伏偏儿说的话非常得坦诚,不会让人产生丝毫的怀疑。。

    “哼!我每次变作人形,他跟家人就拼命躲开,我哪有机会说明。

    听她这么说我一下子差点笑出来,我想起来了,余景连一开始是说的他家出现了一个黑衣女人,可你这跟贞子似的神出鬼没,还搞个独眼的模样,别人能不躲你么!

    “最后没办法,我只好附在他身上,想直接通过心神告诉他,谁知他家人却突然出了意外全部死去,我实在不忍心看他伤心,只好化出其他幻象。” 雌伏偏儿又问阿远:“你应该知道我没有什么法力吧?所以才准备用一只胳膊跟我战斗。”

    阿远苦笑了一下,他这哪儿是轻敌,他是因为现在的身体只能承受一只胳膊的仙骨而已,如果再多的话就要折损阳寿了。

    “我用尽全身的能力为余景连造出一个家人仍在世的景象,然后准备让他家人一个一个的死去,不至于那么突然,可谁知他竟然忘恩负义去请你们把我除掉,我一气之下才几次想要咬断他的脖子。”伏偏儿说得很是冤枉,而我和阿成他们则听得目瞪口呆,余景连更是睁大了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伏偏儿,他被附体附得阳气极低,现在是可以看到的伏偏儿的。

    “余哥,你应该都听到了吧?伞呢?”阿远有些无奈地对余景连说。

    “听到了...听到了...伞…伞...伞呢?噢!对了!伞在地下室!”余景连这会儿虽然没刚才那么害怕,但是明显的有些语无伦次。

    “阿成,收起阵法吧!让余哥出去拿伞。”阿远说道。

    阿成”嗯”了一声,然后剑指向上一挑,法阵的光芒闪了一下,然后瞬间消失不见,地上只剩了一些纸灰。
------------

第二十章 分雌雄

    余景连看了看阿远,又看了看伏偏儿,仍然不敢动。

    阿远对他说:“余哥,别怕,去把伞拿来,如果真如她所说,那是你欠她的,她能留你性命到今天,可见她没你我想象得坏。”

    伏偏儿听阿远这么说,冷哼了一下,竟然闭上眼睛飘在空中不说话了,看来她确实不是那种暴戾的邪灵,只要想办法把伞找到放出雄伏偏儿,我想此事就应该好解决了。

    不一会,余景连就拿着一把长柄伞回来交给了阿远,我见他脸色铁青,就问怎么了?他哆嗦着说看到好几个只有半边身子的人,我知道,他是见鬼了。

    阿远拿着伞看向伏偏儿,她这会儿已经睁开了眼,独目间流露出焦急的神色,她几次想要扑向伞却又惧怕阿远停住了。

    “是这把吗?”阿远问道。

    “是的!快把我夫君放出来!”雌伏偏儿着急地喊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507 5508 5509 5510 5511 5512 5513 5514 5515 5516 5517 5518 5519 5520 5521 5522 5523 5524 5525 5526 5527 5528 5529 5530 5531 5532 5533 5534 5535 5536 5537 5538 5539 5540 5541 5542 5543 5544 5545 5546 5547 5548 5549 5550 5551 5552 5553 5554 5555 5556 5557 5558 5559 5560 5561 5562 5563 5564 5565 5566 5567 5568 5569 5570 5571 5572 5573 5574 5575 5576 5577 5578 5579 5580 5581 5582 5583 5584 5585 5586 5587 5588 5589 5590 5591 5592 5593 5594 5595 5596 5597 5598 5599 5600 5601 5602 5603 5604 5605 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