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鸣停下马,回头看去,是张发奎喊他。
张发奎把电令交给许鸣,许鸣其实已经猜到是什么,当他派人去马回岭给军委会发电报,他就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
这是一封让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张发奎回武汉述职的电令。
战局岌岌可危,总司令回后方述职?显然,这是一封变相解除他职务的军令。
张发奎的脸上就像老了10岁,他对许鸣招招手,两手都下马来,走到旁边的一处小土丘。
张发奎感慨地道:“千里你14号来,已经快半个月,可惜咱们真正谈话的时间不多。”
许鸣言不由衷地道,“总司令一直公务繁忙,我也不敢轻易打搅。”
张发奎摇摇头,“再公务繁忙,你许鸣我还是不敢怠慢的,这段时间咱俩有隔阂,都是职务上的原因
许鸣点点头,这话确实是,他和张发奎一向无仇无怨,如果不是老蒋派他来有替代张发奎的缘故,两人也不会这样半冷半热。
张发奎又道:“委员长一向不相信我们这些人,认为我有保存实力的心思。嘿嘿,我张向华受中山先生教导多年,国难当头,岂是这种小人!”
许鸣表示同意,“总司令从北伐开始,忠贞果敢之名就誉满天下,九江之战,我认为您本意不是想守九江,而是打算后撤决战,在有利于我方的地形上与日军一战,这一点,我已经两次报给军委会。”
张发奎望着许鸣,似乎想从他的脸上看出真假,最后还是叹了口气,“如果当初按照我的意见,不守江滨防线和九江城,在金官桥和马回岭一带做持久防御,这仗绝不会打得如此糟糕;如果是你许鸣做这个总司令,他(蒋介石)也绝不会一封电报又一份电报来具体让你怎么做。”
许鸣默然,老蒋不放心张发奎,但对许鸣却是很放心。一方面是许鸣太过年轻,感觉他还很单纯,另一方面,许鸣的表现也没有让人有指责之处。
张发奎道,“你主张守九江,我主张后退决战,是纯军事上的分歧。我对你许鸣本人并没有任何怀疑之处,谭源铺之战,我深知我是打不出这样的;这段时间,我让你负责后勤,你号称小白起,却在修路割稻,尽心尽力又毫无怨言,这点让我很佩服,我想我如果是你,恐怕也做不到。”
许鸣回答道:“我不认为我是什么小白起,《大公报》吸人眼球,乱起名字罢了,我从不觉得我有多了不起。论指挥能力,傅作义王耀武和您张总司令决计强过我,即便是我部下胡琏和谢晋元也比我不差,论品德修养,胜过我的更不知道有多少,我的辉煌,既是是日军行动荒唐,被我军抓住漏洞,又有手下官兵和得力下属同心协力,我是躺着成名。”
张发奎却以为许鸣这是在自谦,问道:“你真的要反攻九江?日军已经占领了那里,再反攻比原先更困难。”
许鸣望着九江的方向道,“天下没有攻不下的阵地,也没有守不住的地方,事在人为而已。”
张发奎看着这个年轻的将领,如此的倔强,又如此的自信,他沉思了半响,道:
“别的我也就不多说了,你如果真要反攻九江,我把第4军和25军位置互调,等25军到达马回岭,我再让第4军去星子一线布防,星子防线的间隙,我和伯陵(薛岳)联系下,让他暂为代理。”
许鸣感激地朝张发奎看去,张发奎一回武汉,第四军他许鸣是决计调动不了的,让这个部队去星子调25军来,自己的手里又多了一支生力军,这件事,张发奎着实帮了许鸣一个大忙。
张发奎只带着几个随从骑马离开,看着他离开孤寂的背影,许鸣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
九江失守了,可责任到底谁负?张发奎作为总司令,当然要为战局负责,但武汉珞珈山的那位老兄呢,既然不信任张发奎,却又让他指挥部队,还派出许鸣这个监军,搞得上下离心;那许鸣自己呢,他来这里又干了什么,修桥铺路,恩,全部做成了,现在他又刚刚吩咐下去,将那些桥梁路段全部破坏!下这个命令,许鸣觉得万分的讽刺。割稻,割得很成功,100多万斤粮食已经被沉在七里湖,要是九江夺不回来,就等着那些水稻在湖里喂鱼吧。
“总司令,第8军李军长来电。”
许鸣愣了一下,才想到,现在他已经是第一兵团代理总司令了。
...
------------
第122章 烽火南浔(7)
“0密,许总司令,自昨日起,倭寇5000余人,携炮20余门,连续向我军发起数次猛攻,一一被我军米分碎,我军毙敌千余人,俘敌百余,现我军仍然固守蔡家垄狮子山一线…”
这封电报是李玉堂发来的,许鸣对毙敌和俘虏的数字是不相信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第8军确实守住了面前的阵地,这对于现在摇摇欲坠的局面是太宝贵了。
“报告总司令,第70军军长李觉来电,报告在庐山北麓全歼日军一个大队,毙敌500余名。”一个通讯兵兴奋地小跑地到指挥室部,见到许鸣后,行了个军礼,然后边大声地报告。
“好”,许鸣也激动地一拍桌子,全歼的水分即便有,可一般会有些干货的,他立刻抓过电报,看了下具体内容。
原来,中**队全面撤退后,第70军19师负责殿后,日军则乘势进攻,一支日军部队沿山路追击,这支部队估计是一直行动顺利,居然敢在山上埋锅造饭。李觉发现后,抓住战机,集中全部的迫击炮和步兵重兵器,加以痛歼,不到1个小时,将这伙粗心大意的鬼子杀个干干净净,还有不少缴获。
“回电李军长,告诉他,这次顾家齐师长指挥的围歼战大涨我军威风,大灭日军气焰,我会向代他军委会请功。”
旁边的副官一愣,但不久便反映过来,暗自佩服许鸣的处置。
军委会的回电很快,奖励李觉及顾家齐现金各5000元,并对李觉记功一次。
李觉接到许鸣和军委会的电报,转给旁边的顾家齐,顾家齐已经是泪流满面,这是一封挽救了他军事生涯的电报。
九江一线,10万大军,短短5天就全线失守,除了张发奎被变相解职外,其他人也倒了霉。赵定昌的预11师,因为防线首先被突破,本人撤职查办,番号也被取消!顾家齐第128师,在关键的雅雀山和普泉山决战时,首先溃败,等待顾家齐的,极有可能是赵定昌一样的命运。
说来也是顾家齐倒霉,他第128师原来战力不错,但淞沪会战,7000余人的部队损失超过5000!整个师几乎被打光,现在的128师是把收编的土匪充实,没有时间整理就投入到战场,而他面对的,又是日军最精锐的第9师团,结局可想而知。
但打仗是不讲原因的,败了就是败了,他顾家齐包括李觉朝里又没人,只好被动地等待处分的军令。
李觉看着失态的顾家齐,安慰道:“修之,事情都过去了,普泉山的失守根本就不是你的原因,现在把你的部队好好收理下,咱们还是有前途的,你先去马回岭司令部,用汇报战况的理由好好感谢许总司令。”
第8军第70军都发来了电报,第25军已经赶到马回岭一线,第64军也太脱离了与日军的接触,摆脱日军的追击,战局终于出现了短暂的稳定。
这正是许鸣最希望的,战局一度陷入崩溃,大批从前方撤退下来的部队,没有补给,编制散乱,在狭窄的公路上挤成一团,幸亏陈纳德的空军给力,把日军的空军紧紧咬住,掩护了部队的撤退,但如果日军再集中兵力,大举进攻的话,许鸣不要说号称小白起,就是真的白起,怕也免不了大败一场。
日军为什么不追击,日本鬼子改吃素了,当然不是,他们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九江之战,虽然只有5天,但日军的损失着实不小,波田支队和第9师团,伤亡达到5000多人,患病的人数则不下一万!高达40度的盛夏酷暑,日夜不停的连续进攻,恶劣的战场和自然环境,以及极不充分的补给,日军的进攻势头已经无法维持。前线的日军,每天靠着1个饭团夹杂着青草果腹,这样,又进一步加大了生病的程度。
攻占九江后,日军的病情来了个大爆发,前线的部队出现了大批的霍乱,现在日军高级将领最头痛的不是怎样去消灭敌人,而是治病。
第9师团,号称日军精锐,表现还不如旅团编制的波田支队,原因也在此。师团长吉住良辅精心组织了一次突袭行动,以步兵第35联队配合山炮一个大队,组成寺垣支队,插入中国守军的侧后,然后配合正面进击,一举将中**队第70军围歼。
这个作战方案本身毫无可指责之处,也符和日军的作战特点,联队长寺垣忠雄,带领着支队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第二天,灰溜溜脸发白的爬回!整个3000多人的步炮混合部队,一天的强行军,患病2000多人,还当场死了好几十。
寺垣忠雄泪如雨下:“师团长阁下,旅团长阁下,这仗无法这样打下去!气温高达华氏106度(摄氏41度),地表气温更高,士兵们携带着沉重的装备翻山越岭,沿途皇军不断的倒下,有的当场中暑而亡,这里的山地全是光秃秃的,没有一点遮阴的地方”
寺垣忠雄的描绘下,这哪是去迂回偷袭,简直就是去向地狱前进!
吉住良辅是彻底没了脾气,强行军的代价甚至要大于一场恶战,他只好下令前线的部队暂缓进攻,并要求后方,必须转送相当的粮食和药品,即便是弹药少送也在所不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2255
32256
32257
32258
32259
32260
32261
32262
32263
32264
32265
32266
32267
32268
32269
32270
32271
32272
32273
32274
32275
32276
32277
32278
32279
32280
32281
32282
32283
32284
32285
32286
32287
32288
32289
32290
32291
32292
32293
32294
32295
32296
32297
32298
32299
32300
32301
32302
32303
32304
32305
32306
32307
32308
32309
32310
32311
32312
32313
32314
32315
32316
32317
32318
32319
32320
32321
32322
32323
32324
32325
32326
32327
32328
32329
32330
32331
32332
32333
32334
32335
32336
32337
32338
32339
32340
32341
32342
32343
32344
32345
32346
32347
32348
32349
32350
32351
32352
32353
3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