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小案整整齐齐置设在宫殿内外,每一张案上都摆满了美酒与佳肴。席间的宾客或朗声或细语,交谈不断,所言不是圣上圣明,便是盛世千古。
宫殿内一众大臣接二连三向太宗献言,所说虽大多是赞美之话,但数十人说来,却是无两个相同的。
“陛下。此间盛况,古来未曾有之。不知可否准微臣题诗两句,聊表心中敬叹之情?”席位前列,一身便装的上官仪起身恭礼道。
“哦?”李世民闻言笑意更盛,取过酒壶亲手斟满了一杯,说道:“难得游韶有此雅兴,朕自然无不允之礼。若,爱卿之作能得众卿美赞,朕手中这杯酒,就赐予你。”
“谢陛下!”上官仪含笑作揖。
旁侧丝竹之声适时响起,不紧不慢,悠扬清越。
诗律未起,韵已铺成。
上官游韶迈步走出席位,吟道:“灯席重重人面面。”
一句咏出,殿内杂音立去,只余管弦和回声。
“四境山水入盘间。”他扬手一指盘中珍馐,又转身向门口走了几步,接着道:“舍得放功君民乐。”
看了看九合大门之外的盛况,宰相豪情如瀑,一言泻.出:“除去一夕直万年!”
一诗咏罢丝竹止,殿中安静了下来。
“好!好个除去一夕直万年!相爷不愧是相爷。”唐俭拍手称赞。
一人拍手,便有众人应和。
一时间,殿内尽是一片叫好之声。
太宗和颜笑道:“游韶才情不减当年。来,这杯酒,朕敬你。”
“多谢陛下。”上官仪也不做作,只行了个礼,便乐呵呵上前,双手接过皇帝亲手斟的美酒,仰脖一饮而尽。
“能得陛下所斟之酒,微臣荣幸之至,明明是同一坛酒,味道却也甘甜了许多。”上官仪朗笑。
宴席觥筹交错,转眼已近子时。
太宗看着席间的众臣,忽然心生一抹惆怅,喟道:“唉,人生有时尽。转眼数十载,昔日并肩的朋友此时还剩几位?玄成,玄龄,克明……倘若他们能够看到此时的景象,该有多好。”
“岁月更迭,自是有来有去,陛下又何必感伤呢?”程知节劝道。
“阿丑,你说的话是越来越有味道了。”李世民抿嘴一笑,又道:“可是,却不知朕还有几年寿命,能够再为大唐做多少事。”
“生死有命,不必强求,也不必多想。陛下,您可切莫效仿秦皇,去求那狗屁炼丹之术啊。”程知节又道。
席间原本还有一些人想说诸如“陛下万寿无疆”之言的人,可听得卢国公这句话,众人都暗暗自惭。
自从魏征死后,敢向皇帝直言的人已经愈发少了。这关乎生死的言语,也只有程咬金一人敢这样坦诚的说。
“朕明白。”太宗点了点头,道:“朕并非是怕死,而是在担忧大唐的未来。”
“陛下您贤明仁德,太子也是苛察礼贤,何必担心呢?”上官仪道。
“人固有一死,皇帝亦然。朕敢言此时社稷无忧,却不敢说十年,百年后的江山依旧稳固。未来的帝王是何人,是何种人,会如何处置国事,亦无法预料。秦始皇企图万世,却二世而终。朕不知,大唐究竟能有几世。倘若能如游韶所言,除去一夕至万年,该多好啊。”
“君王苛察自省,从谏如流,体察民隐,锐意图治,自能治世。”上官仪说道。
“立帝王宗训,肃教子嗣,后世皇帝必可贤明。”程知节说。
“礼贤下士,不拘朝堂,可得良才以佐朝纲。”唐俭说。
“……”
“……”
“……”
一众大臣纷纷进言,几乎没有一个是附和之话。
听了众臣之见,太宗沉思了少顷,忽而笑道:“后世如何实难预料,然而此时朕能有众位爱卿辅佐,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太史令!”
“微臣在。”褚遂良起身答应。
“记下方才众卿所说的每一句话。今后朕不仅要时常翻看,还要将之载人史册,令后世子孙都记得这些谏言。”
“微臣遵旨。”褚遂良应诺,要来文房四宝,当场便开始记录。
转眼子时已过,宫闱内外光焰升腾,银花火树,好不热闹。
太宗领众臣出了内殿,与外殿臣民共饮庆贺新年。
这时,宫外忽然传来一阵阵喧闹之声。
太宗眉头一皱。
尉迟敬德立即会意,三个大步已至门外,半晌后,又返身回来。
“陛下,天有异象!”
“异象?”李世民惊疑不已,当即出门。
大明宫外上万宾客此刻全都仰望着苍穹,发出一阵阵惊叹。
只见那夜色之中,紫微星耀眼至极,独秀北方。
然而在西北向,不知何时却多出了一颗赤色星辰,比帝星更加耀眼,更加夺目!
赤星闪烁不停,如同在炫耀着自己的光辉。它的闪烁频率不停加快,眨眼间,已经连成一片,几乎看不出闪烁的样子。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68
1669
1670
1671
1672
1673
1674
1675
1676
1677
1678
1679
1680
1681
1682
1683
1684
1685
1686
1687
1688
1689
1690
1691
1692
1693
1694
1695
1696
1697
1698
1699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
1744
1745
1746
1747
1748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
1762
1763
1764
1765
1766
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