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亲自从坐位上走了下来,弯腰扶起徐莺,道:“妹妹起来吧。”
徐莺道了一声是,而后顺着太子妃的手起来,太子妃又示意奶娘抱着四皇孙起来,而后对徐莺道:“妹妹这两年照顾殿下幸苦了。”
徐莺微微垂眉,作洗耳恭听状。徐莺还以为接下来会是一句“以后你就可以卸下这份担子,好好休息了”之类的话,但太子妃并没有再多说,转身去瞧四皇孙去了。
太子妃瞧了几眼,只得出一个结论,这孩子长得很像太子。而后她又收回了眼睛,又对徐莺道:“四皇孙长得很好,妹妹幸苦了。”
徐莺最讨厌的就是这样子,我生我的孩子,要你称什么幸苦不幸苦,弄得好像她的孩子是替别人生的一样。
徐莺叹了一口气,名义上她的孩子还真算是替太子妃生的。徐莺压下心理的不舒服,对太子妃道:“不敢称幸苦。”
和太子妃见过了礼,而后她又向赵婳和柳嫔行礼,然后是杨选侍跟她见礼,江婉玉和刘淑女给她行礼。
早在进来的时候,徐莺就已经看到刘淑女身边的三郡主了,此时更是一眼都舍不得眨的看着她,要不是因为要秉持礼仪,她都恨不得立刻上前去抱住她。而此时三郡主也在好奇的打量着她,眼里有着好奇、探究。
直到太子妃跟她道:“妹妹也许久没跟三郡主见了,去见一见三郡主吧。”
徐莺道了一声是,就迫不及待的蹲到三郡主的跟前,小心翼翼的问她道:“昕儿,你还记得母妃吗?”
徐莺的心里忐忑着,她可真怕她说出一句“不认识”,或者露出害怕她的神情来。
可是三郡主并没有,只是眼睛好奇的看着她道:“你是我母妃吗?”
徐莺顿时想要哭出来,有什么话,比自己的女儿问自己:“你是我母妃吗?”还要令人难受的。她心心念念的女儿,终于站到了她的面前,她此时满心都是愧疚。
徐莺不断点头,道:“是,是,我是母妃啊。”
三郡主笑了起来,道:“你比我房间里的那个母妃要漂亮。”说着用手比划着,继续道:“那个,画在画上的,不会动的母妃。”说着有些害羞的笑了起来,眼睛亮亮的,像宝石一般。
徐莺伸手抱住她,哽咽道:“对不起,对不起昕儿,以后母妃再也不让你看画里的母妃了,以后母妃陪着你,永远陪着你。”
三郡主轻轻拍着她的背道:“不哭了,不哭了,哭了就不是好孩子了,我让梅香姐姐做米糕给你吃。”
也不知她从哪里学来的一套安慰人的方式,听得徐莺整颗心都软了起来。不由破涕而笑,道:“好,母妃不哭,母妃不哭。”
旁边刘淑女看得眼睛湿湿的,而后笑了一下,对徐莺道:“幸不辱命,我终于将三郡主完好无损的交给妹妹了。”
徐莺感激道:“多谢姐姐,请受妹妹一拜。”说着对着她拜了下去。
刘淑女连忙将她扶了起来,道:“愧不敢当。”
屋中其他的人,看着要么无动于衷,要么不以为意,要么故作感动,还有的不再状态之内。
而赵婳便是那个不在状态之内的人,她对徐莺和三郡主母女相见的戏码不敢兴趣,她如今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听闻当初为军中解决了瘟疫的那个神医也一起回了京,而太子会带他回京,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二皇孙的身体。
好一会之后,赵婳突然开口道:“徐妹妹,听说那位解决了瘟疫的大神医也一起回了京?”
人人都知道太子将神医请回来是为了二皇孙的身体,而二皇孙养在赵婳身边,赵婳会关心这个人并没有引得别人的奇怪。
徐莺道:“是,杜大夫不喜见生人,所以妾令他先在外院安顿,等殿下从宫中回来再作安顿。”
赵婳又对太子妃道:“神医立下大功,如今既已经到了东宫,娘娘何不将他宣进来见一见,这也是娘娘对他的礼遇敬重了。”
柳嫔跟着起哄道:“这个主意好,妾也想见一见这位大名鼎鼎的神医呢。”
赵婳又望向徐莺,道:“徐妹妹以为如何呢?”
徐莺皱了皱眉,心里不喜。她刚刚已经说过了杜大夫不喜见生人,那便是不要让人去打扰的意思,但赵婳却还是提出了这个话题来。
而太子妃显然不需要等她的回答,跟着道:“那便将人请进来吧。”一来她也确实该见一见他,表示对他的敬重,二来也她也想见识一下这位传说中的神医。
太子妃正令秋桐去请人,徐莺却已经先开口吩咐梨香道:“梨香,你去外院问一问杜大夫愿不愿意来拜见太子妃,若杜大夫愿意,你便将他请进来吧。”而另一层意思是,若他不愿意就不要勉强了。
太子妃对自作主张的徐莺很有些不喜,再是如何,那也不过是个大夫而已,跟太医院的那些太医没有二样,还真将他奉为上宾了。只是徐莺已经先将话说了出来,她也不好再驳斥,便没有再说话。
梨香道了一声是,然后出去了。过了不久,梨香回来通传:“杜大夫请来了。”
徐莺叹了一口气,为自己给杜邈带来的麻烦有些愧疚。她随着太子妃等人一一落了座,宫女在外头设了一座屏风,而后有人将杜邈请了进来。
杜邈直接走近,而后隔着屏风对着里面的人拜了下来,道:“草民拜见众位娘娘。”
隔着屏风虽然模糊,几乎只能看到男子的轮廓,但太子妃和柳嫔等人还是暗暗心惊这位传说中的神医的年轻。医术这么高超之人,她们还以为是一个七老八十留着山羊胡子的老头,但看身形,听其声音,明明只有二十出头。
唯有赵婳心神晃了一下,差点不稳打翻桌子上的茶碗。
虽然早有揣测,但仍没有此时见到真人来得心惊。这个人,这个人,分明就是上辈子治好了二皇孙,和上辈子的赵婳成为至交好友的人。他不是去了扶桑吗,他不是被她令人送去了扶桑吗,为什么还会出现在大齐,为什么还会出现在东宫。
赵婳不由后悔起来,当日她不应该心慈手软,不该为了心中的那一丝不忍而留下他的性命。若当日在他名声不显的时候除去他,易如反掌,而如今,再动他已经千难万难。
柳嫔看着赵婳的失态,故意笑道:“赵妹妹这是怎么了,该不会是看到二皇孙救治有望高兴坏了吧?”
赵婳这才想起自己还在众人面前,连忙敛去脸上的神色,语气十分真心实意的道:“妹妹自然高兴,难道姐姐不高兴?”
柳嫔撇了撇嘴,没有说话。她刚才那脸色,可不像是高兴。不过她自己也不高兴,二皇孙是嫡长子,太子又是这样重视嫡庶,他要是身体好了,还有她的晅儿什么事。只是这些心思都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外面的杜邈听着里面的说话声却是叹了一口气,所以说他不喜欢来京城,你看他还没干什么事呢,里面就已经是硝烟四起了。而后他又在屏风里面绰绰约约的人影里看到徐莺,她仿佛在歉意的看着他。
而周围都是人,他也不敢跟她说其他的话。不过刚才,他也的确是怕她为难,所以才会过来,要不然,他才不管什么太子妃不太子妃呢,真将他当成普通可以使唤来使唤去的大夫了。
而太子妃跟杜邈说着话,大意都是感谢他解决了军中瘟疫,救下千千万万的将士,如此大义大功,朝中和太子必有封赏之类的,话虽说得漂亮,语气也真诚,但仍是带着一种上位者对下位者的高高在上,仿佛她说这些话不是真因为她看得起你,而只是因为她礼贤下士。
杜邈听得十分不耐,有一句没一句的敷衍应付。
而旁边的赵婳已经听不见太子妃和杜邈说着什么了,而是沉入到了自己惊涛骇浪的思绪中。
半刻钟之后,太子妃终于跟杜邈说完话了,让杜邈下去之后,让人撤了屏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003
21004
21005
21006
21007
21008
21009
21010
21011
21012
21013
21014
21015
21016
21017
21018
21019
21020
21021
21022
21023
21024
21025
21026
21027
21028
21029
21030
21031
21032
21033
21034
21035
21036
21037
21038
21039
21040
21041
21042
21043
21044
21045
21046
21047
21048
21049
21050
21051
21052
21053
21054
21055
21056
21057
21058
21059
21060
21061
21062
21063
21064
21065
21066
21067
21068
21069
21070
21071
21072
21073
21074
21075
21076
21077
21078
21079
21080
21081
21082
21083
21084
21085
21086
21087
21088
21089
21090
21091
21092
21093
21094
21095
21096
21097
21098
21099
21100
21101
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