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回 城内黄巾祸起萧墙 城外张飞走马挑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单说赵子龙带领四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白马出发直扑定真,由于是步军为主,所以行进的速度并不快,所以没到石邑,就被从晋阳出发的破军卫以及程昱追上,合兵一处,向晋阳进发。

    两军合兵一处,赵云发现随军的竟然有二哥张飞,问道:“二哥,你不随着三哥的队伍,跑到这干什么?”

    张飞看着赵云,“我说四弟啊,好事情可不能独吞,好不容易有仗打,三弟却让我跟在后面,我看着眼馋啊。要我说应该我打前锋,定叫贼人死在我的蛇矛之下,先杀他个千百个过过瘾,贼人还不望风而逃!”

    “得了吧,别人不知道,兄弟我还不知道,你这是做的黄粱美梦。先前三哥可说了啊,冀州的黄巾军可是黄巾军的死忠,悍不畏死,即使有新招募到的,那么在老兵的带领下,也会死战到底,用血腥的手段根本没什么用。”赵云调侃道,和李信呆久了,一向木讷的赵云也油嘴滑舌起来,不过这多出的一点随意让赵云显得不那么冷冰冰的。

    “三弟的脑袋里不知道装了什么,反正是妙计不断,上次就是靠他的计谋才打败鲜卑。你瞧我这记性,临走的时候三弟让我交给你一封信。”说完摸着脑袋,交给赵云一封信。

    赵云打开一瞧,原来是一封关于定真的情报。以前的定真由于是通往并州的要道,所以黄巾军就派出了一万人驻守,后来由于幽州刘焉的举动,将幽州黄巾军赶出幽州,但是由于约定好的,刘焉并不向南追赶,所以幽州黄巾军得以逃亡,幽州黄巾一路逃亡到定真,使得城中的守军增加到近两万,虽然数量上还是比赵云的兵力少得多,但是依靠城池还是可以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的话,李信的计划就没办法实施,因为广宗离定真并不远,定真定然会求援,这会使得定真成为李信与黄巾军主力决战的地点,即使胜利也会损失惨重,所以要快速破城。

    四万多大军一路奔波,来到了定真城下,在城外安营扎寨,城中守将高升,以及从幽州逃来的程志远,邓茂一起商议如何去办。高升是张梁的心腹,在定真一直是说一不二,现在多出来两个幽州来的渠帅,他还是认为自己是老大。由于冀州夺取的过于容易,所以他也并没有把汉朝廷的军队放在眼里,以为李信的军队和先前的那帮软脚虾差不多,于是说:“我看还是这样吧,明天你们出战,我来守成,带着你们从幽州带来的士兵迎敌,让他们知道知道我黄巾军的厉害,行了如果没有疑问就准备去吧。”

    邓茂一听脸色一变,“高渠帅,你是不是有些欠考虑啊,我们一共才不到两万兵卒,对面可是有四万多人,不依靠城池的坚固固守待援,反而出城迎战,这样不妥吧?”

    “怎么不妥了!老子当初三千人就夺下了这座驻军两万的定真城,杀得官军抱头鼠窜。现在不过是有四万人,要我说有六千人马就够了,现在多给了一半多,你还要多少!”说完一摆手,走入后堂。

    邓茂还想再说,却被程志远拦住了,“兄弟不要再说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们是被从幽州赶回来的,他看不起我们也是正常,更何况他没有和汉军的主力交过手,以为是地方上的散兵游勇。和他置气不值得,我们还是早点做准备吧,明天要开兵见仗的,我可是听说了,这一次北路的指挥是李信,就是那个打败了鲜卑的人物,看来这一次玄乎啊。”

    “被说丧气话,短短不到一个月,我们就有如此规模,以后也会越来越好。李信如果不是傻子,那么他不会和我们硬碰硬的,这样对他没好处,我看这一次不过是做做样子,打个几天就撤走。”

    “我可不这么认为,李信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绩,他的抱负一定不小,况且现在攻取冀州名正言顺,他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你多心了,正因为有抱负,所以才不会全力进攻,得了也不和你争辩了,还是去看看手下的弟兄。”说完邓茂就起身离开。

    程远志望着邓茂的背影,冷冷的一笑,转身向军营走去。

    第二天清晨,两军在城下摆开阵势,疆场之上,两军的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赵云这边武器精良,军容整肃,士兵一个个都是精壮有力的棒小伙,脸上是渴望建功立业的神情,而且由于多半上过战场,所以隐隐透出一股杀气,让人不由得胆战心惊。另外一边的就大大的不同了,大多是衣衫褴褛,手中的兵器也是参差不齐,有汉军的制式兵器,更多的是简易的兵刃,甚至有的拿着竹枪。年龄上也是高高低低,从十来岁到四十多岁都有,由于是被赶到定真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满脸的疲惫,士气低落。还没开战胜负分明。

    程志远对邓茂说:“现在我们士气低落,只得想办法赢上一阵才好振奋士气,你的本事比我高多了,要不然你受受累去打头阵。”

    邓茂也没多想,觉得程远志的话句句在理,毕竟自己的本领确实比程远志强得多,在幽州的时候,从来都是他出主意,自己带领步卒冲杀在前,于是催马来到疆场中央,用刀点指,来人听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汝等莫要逆天行事,早早归降,我还能饶你们不死,同时向大贤良师举荐,让你们做一方渠帅,怎么样?”

    张飞飞马冲到近前,对着邓茂哈哈一笑,“就凭你们这帮流寇也想招降你家张爷爷,真是不知死活,得了吧,让你家爷爷给你个痛快!”说完举矛便刺。

    邓茂一愣神,难道不应该先通名报姓吗?怎么直接就动手了,于是喊我还没通名报姓呢。张飞答道,“就你这三脚猫的功夫,某家不屑于知道你的名性。”嘴里说着,受伤的动作丝毫不变,只听到“噗”的一声,邓茂被捅了了个透心凉。张飞手中阴阳把一翻,两臂一用力,把邓茂的死尸直接挑落在黄巾军阵前,黄巾军一见主将连一个回合都没撑到就被挑落马下,吓得魂飞魄散,一下子军队大乱。赵云一看连忙指挥军队冲杀上去,程远志一看不好,连忙指挥撤入城中,赵云领军一直追到城门边上,北城头上的箭雨阻拦方才收兵回营。

    这一仗,黄巾军损失了三千人,而赵云也因为城头上的箭雨付出了几百人的代价,索性轻伤的比较多,真正战死的不到百人。虽然消灭了不少黄巾军队,可是面对着定真城和里面的一万六千多守军赵云还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

第二十六回 暗子现天道初显威 赵子龙定计定真城

    赵云带领手下兵卒围攻定真已经有五天了,这五天里赵云是寝食难安,因为他深知拖得越久对于整个计划的执行的可能性就越差,毕竟就算有游骑在搜寻传递消息的信使,但是总会有落网之鱼。

    围三缺一是攻城的必然,所以这就给被围困者有充分的机会传递信息的机会。但是由于这一次的目标是并不是围点打援,而是占领,并且是要对城池破坏不过分的占领。以后的计划定真是重要的一环,是西北防线的后方补给点,而且也是东北方向的李信的后方基地,当李信的战略目的达成后,石邑,定真,信都,平原互为掎角之势,牢牢把控广宗的向北扩张的道路,同时定真也是这将近十万大军在信都被攻克前的唯一补给点。

    赵云是一筹莫展,手中虽然有攻城武器,但是这样虽然可以攻破城池,也会给军队带来严重的损失,同时会把定真城破坏的不好驻守,所以赵云迟迟没有动用攻城武器,每天只是例行的攻击,一看到伤亡过大,就退下了。五天的攻城虽然将黄巾军的数量削弱到一万两千人不到,但是自己也付出了三千人的代价,这一次伤愈后可以继续从军的不过半数。

    城外赵云很是着急,城内的高升更是急的满嘴燎泡,定真是冀州与并州的门户,地公将军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自己是对自己的莫大信任,自己绝对不能让定真丢在自己手中,同时也在期盼着援军的到来。

    从被攻打开始,每天他都会让程志远帮忙写一封求援信,让手下人趁黑夜送出城去,到广宗搬救兵,可是五天了,一点消息也没有,高升开始担心起来,是不是把自己放弃了。于是心情愈发的糟糕,对于同是渠帅的程远志也是呵斥连连,对手下人更是轻则训斥,动则鞭打,搞得手下人怨声载道。

    第六天,天刚亮,程远志就又被拉来写求救信,高升一见就阴阳怪气的说:“好你个程远志,军情这么紧急,你还慢吞吞的,小心贻误军机,如果这样的话,别怪兄弟我不讲情面,在大贤良师面前告你一状。”

    程远志当时也没说话,仍然依照高升的话写信,高升一见以为是程远志怕他,于是更是变本加厉,嘴上开始不干净起来。程远志心中暗骂,“我呸,真以为自己是人物了?”

    信写完,高升派自己的亲信去送,但是不知为何,每一次都被拦截,同时会给广宗发出一封错误的情报,让张角认为,李信不过是做做样子,并没有真正的大举攻城,所以对于传来的李信大军压境的消息也就不那么重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汉朝的军队攻打颍川上,所以派出了五万大军,以及张梁,张宝前去支援颍川长社,同时希望一举攻破洛阳。

    这时的广宗剩下不到六万的军队,但是张角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认为李信即使调动全部兵马也不过是五六万人,他不会破釜沉舟的攻击自己,即使攻击,只要调集整个冀州北部的军队,那么就可以凑够十万人,加上广宗易守难攻,坚持个一年半载绝对没问题,这样即使洛阳没攻破,李信也会由于后勤的问题而退兵,毕竟李信的士兵不靠朝廷养活世人皆知。而且也是这个原因,所以李信不可能有太多的军队。这一个个错误的假设,把黄巾军推入了失败的深渊。

    当然这一切对于在定真的赵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他现在想的就是如何去用最少的时间攻占定真城。由于攻城已久,所以自然会想的城内的人会求援,所以就想到用假的援军混入城内,里应外合来攻破城池,当然这样的计划有一定的风险性,不过在今天,有军卒在城头的箭雨中发现了一支无头箭,上面有一封短信,短信上只有两个抽象的字符“四九”。赵云作为李信的结拜兄弟,当然知道这是“天道”在联系自己,从颜色和图案上来看,这一个天道的暗子地位不低,可以帮助自己完成目标。

    于是赵云就挑选了五千军卒,穿上黄巾军的衣服,拿上黄巾军的武器,尤其是对于年龄的组成,更是尽量做到杂乱,然后从东南方向迂回前进,装作支援来的黄巾军主力的先头部队,同时赵云又装作得知援军到来,加紧攻城,同时又派张飞带领骑兵三千装作拦截的部队,同时假扮左髭丈八,自然一个伪装的信使是少不了的,自然这一切都是通过天道的途径与城中的内应联系好之后进行到。

    高升在得知不日援军的先头部队五千人要到达定真,同时结合城外的攻击变得猛烈,高升断定这不是城外敌军的计策,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信笺上的暗记是正确的,这可是只有渠帅以及以上头目才掌握的判断方法,用于在紧急时刻通信,其实信中的内容都不是重要的,只有暗记才是真正的内容,暗记显示,前来支援的一共有两万人,其中的先头部队五千人三天内到达,后续部队不出七天到来,所以高升对于守城更有信心。尤其是左髭丈八带队入城让高升更是欣喜万分。他可是听说了,左髭丈八有万夫不当之勇,有这样的人在,守城的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

    于是就把这个好消息传令将士,让手下人军心一振。第三天黄昏,支援的部队如约到来,伴随着身后的追兵,援军从南门入城,当然一路上的真打真杀,尤其是满地的鲜血,让高升打消了心中最后的疑虑,虽然士兵都显得过于精壮但是由于出现了伤亡,所以高升也没过多的怀疑,认为是把最精锐的部队派出来了。其实血是用的动物的血,受伤是真的,但是多半是轻伤,而且这样名正言顺的裹上白色的布作为区分,死亡是假的,只是装尸体而矣,拉走掩埋,谁能看见是不是真的埋了。左髭丈八是张飞假扮的,只要不说话,以两个人差不多的长相,在黑夜里根本分辨不出来。

    一场悄无声息的战斗在黑夜拉开序幕。
------------

第二十七回 里应外合巧取定真 反间计成张角借力

    刚刚入夜,只见一队黑衣人,悄悄来到城门之下,对着城楼发出一声猫叫,不多时城头上出现老鼠的声响,然后放下几根绳索,只见十几个黑衣人,顺着绳索爬到城墙之上,只见月光下,隐约能看见有人,黑衣人轻声说:“精忠报国”,对面回答:“誓死杀敌”。然后问道:“准备的如何?”

    “东西门已经让弟兄们准备好了,南门的准备已近完成,就差一声令下发动进攻。”

    “好,让弟兄们稍安勿躁,等到黄巾军睡熟了再动手。”

    “放心吧,今天迎接援军,可是大开筵席,在吃食中可是下过药的,管保他们一觉起来城头已换大王旗。”

    “还是要小心,对了留下‘证人’没有?要是完全睡倒,这场戏给谁看?”

    “放心好了,这一点早就料到了,高升的亲卫队可是吃的小灶。”

    “那就好,子时三刻开始行动。一切以焰火为号。”

    说完两队人分开,黑衣人脱掉夜行衣,露出里面的黄巾军服装,把夜行衣藏在角落,然后假装巡城,城头上的人早就被换个干净,但是有了这些人反而让城中的高升没有发觉异常,手下的巡城官回报都是人数不缺,对于高升来说,还认为是精锐应该的态度。但是程远志却发觉不对,他在宴会时故意提醒道:“我们的军队的样子你也是知道的,这样的巡城在宴会时竟然没有缺岗的,不太对劲吧。要不我去看看。”

    高升满不在乎的说:“疑神疑鬼,今天进来的是左髭丈八带领的精锐,这样很正常,要不然能是良师亲手带出来的部队,这才是精锐。你得了吧。去给守城的送些酒菜,省的认为我亏待了他们。”

    子时三刻,城头上一道焰火冲天而起,城中开始陆续点火,东门,西门北门相继大开,吊桥放下,赵云的部队冲入城中,城中的五千人也是开始倒戈相向,对着刚才还一起吃饭的黄巾军们拔刀相向。同时还高喊着“放下兵刃,降者不杀”然后向高升居住的太守府杀去。高升刚刚躺下,听到外面喊杀声震天,四面火光四起,连忙问手下人发生了什么,手下人慌忙回答,左髭丈八举兵反叛,里应外合已经杀入城内,弟兄们多半被药物迷倒,只有少数人第一幸免,现在他们已经快要冲到太守府了。

    高升大惊失色,赶忙让手下人备马,准备从南门出城,刚一出府门,只见左髭丈八手拿蛇矛追了过来,高声催马便走,左髭丈八紧紧的追赶,快要到南门时,只见程远志带领手下人来接应,对高升说:“高渠帅快走,我来抵挡一阵!”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