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间,刘宗敏被数名卫士架在担架上抬了进来。

    刘宗敏刚想下来行礼,李自成挥手示意免了。

    刘宗敏一坐下便道:“敌人还有两三天的时间便到北京,陛下是如何决定?”

    李自成正要回答,突然一名太监上来,向李自成道:“这是礼部右待郎杨观光、光禄寺卿李元鼎揩同许多光禄寺的众臣的奏表。”

    李自成接过看毕,牛金星道:“是不是劝陛下早日登极?”

    李自成点了点头。

    牛金星趁机问道:“那皇上是怎么想的?”

    李自成道:“如今这般局势,我那有心情啊。”

    刘宗敏道:“那咱们打进北京城是为了个啥,杀了崇祯皇帝,屁没放一个就撤出北京,天下人也会骂我们的。”

    牛金星道:“皇上,刘将军说得有道理,如果咱就这样撤出北京城,那天下人会怎么看我们,这样也会让众臣心寒,皇上,依臣看这样,明日登极,然后再撤离北京。”

    这时宋献策与李岩等众臣也纷纷劝李自成明日登极。

    李过道:“我们来北京也不能白来一躺,难道因为满洲狗贼的追击,皇上您就不登极了,这样传出去,也会让天下人认为我们是被多尔衮吓破了胆。”

    牛金星道:“正是,我们逼杀崇祯帝,如果不登极,只会为满洲人进入北京创造了条件,而我们落了一个坏名声,皇上必须登极。”

    李自成有些犹豫,道:“这样紧急,怎能准备好。”

    刘宗敏道:“不够的礼仪皇上进关中后再补,必须要正大位,明正统。”

    “必须登极,名正言顺。”

    牛金星也补充了一名。

    李自成道:“只有一个晚上的准备,能来及吗?”

    牛金星道:“臣等现在就派人开始准备,臣准备派五百人清扫大殿,我想到天亮时就准备的差不多了。”

    这时宋献策道:“按照历来惯例,新皇登级,均在皇极殿,如果明日在皇极殿举行大殿,从皇极殿到武英殿至少要派三百人连夜打扫,地上。门窗、柱子都要打扫,自从我军进入北京以后,管这事的太监都走完了,现在不但积满了灰尘,而且院子的石缝间长出了青草。”

    李自成道:“就在武英殿举行,一切不必按原来的准备,尽量从简,对了,军师,明天登极是否吉利?”

    宋献策虽会占卜,但此时十分担忧满清骑兵杀进北京,到时侯撤退便来不及了,便道:“皇上登极,应天顺人,随时咸吉,不必忧虑,明日登极,后日郊天,二十九日撤离北京。”

    会议完毕,众人开始筹划明日登极之事。

    ……

    周昊兴奋得几乎一夜未睡,知道明日要见到黄得功,基本上成功了,过不了几天,自己便随福王开始南下到南京,开始自己新的人生。此时,大明的命运似乎与自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随着不知哪里传来的一声鸡鸣,周昊睁开眼睛,一看天已亮了大半,立刻催促程岳等人起来。

    众军刚走出集镇,一骑快马疾向周昊所在队伍而来。

    吴雄突然对沈涛道:“你看是不是陆金波?”

    沈涛正要答话,那骑士遥声道:“吴总兵与沈总兵在吗?”

    吴雄一听声音,果然是陆金波,便道:“在,陆兄,好久不见啊。”

    片刻间,陆金波驰马已到了众军前,那马喘着粗气,显然是长途奔波。陆波道:“昨天接到二位的信,刘总兵便派我前去接应两位,不知那批盐镖安全送到南京了吗?”

    程岳道:“安全到了,多谢吴总兵与沈总兵,还有这位周兄,不然盐镖恐早就让贼匪劫走了。”

    陆金波道:“刘总兵正率兵在前面陈家庄与大镖局开战呢,昨夜交战了一个晚上,让我立马传信二位,率兵过去支援,刘总兵说干了这一票,各赏二位一千两银子。”

    吴雄大惊道:“刘总兵真的动大镖局的镖了。”

    陆金波道:“这次大镖局保的北京城一富商巨绅的财物,全是金银珠宝,价值不下一万两黄金,刘总兵说不干白不干。”

    吴雄道:“哪一人,如果是有背.景的,那可就不好了。”

    陆金波道:“这个在下也不知,只说据说李自成山海关兵败,准备撤出北京,据说撤退前要对北京及北京周围地区要进行大肆的洗劫,将洗劫来的财物运往西安去,北京一带的富商纷纷将财产往南方转移。”

    周昊突然想起那日在客栈吴雄他们说起刘良佐准备动大镖局的镖,看来这个刘总兵便是刘良佐,也正是福王要拉拢的对象,当下便道:“周某不才,愿率自己所统的百人前往支援。”

    吴雄与沈涛唯恐自己少了向周昊引见刘良佐的功劳,便道:“我们一起去。”

    程岳一来吴雄与沈涛曾支援过自己所保的盐镖,二来有周昊这棵升官发财的摇钱树,当然也跟随一起去。
------------

第四十章 劫夺镖银

    四月二十七日的北京清晨,天气阴沉,不时的黄风刮过,更增添了阴愁暗淡的气氛。

    武英殿前的院子里很早就由锦衣卫士摆好了皇帝的全套仪仗,并由彩衣象奴牵来了六匹披红挂彩的大象,分立在金水桥外。

    两行锦衣卫士分立在丹陛下边。接着有两行锦衣旗校,手持着金瓜、钺斧、朝天蹬等等仪仗。

    文武百官早已在午门外朝房中等候。

    忽然午门上钟鼓三鸣,众臣肃然地从右掖门走进了紫禁城,来到武德阁下肃立。武英门外的钟声响了三下,他们按照大顺朝开国时候的特别规定,武左文右,分两行来到,过了金水桥,进入武英门,从锦衣旗校和锦衣力士中穿过,避开中间的御道,从东西两边登上了丹埠,在丹墀上按部就班,肃立等候。

    这些文武百官中有一半是西安与北京新降的官,文臣中有八成是明室旧臣,他们对于李自成今天的登基没有丝毫的兴奋之情,面色冷然,他们最担心是满清大军不日便要攻进北京,到自侯可能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那此忠心追随李自成的众臣带着复杂的情绪参加这场登极大典,他们既高兴又担忧。只有那些天真无知的宫女们为能够躬逢开国盛典而振奋,好奇地看着这一切。

    一个太监走到丹墀一角,挥动三次长鞭,这便是所谓的静鞭,文武百官本来一片死寂,在三声静鞭响后,更加悄寂无声了。

    紧接着,便是一阵鞭炮响,鞭炮响过之后,一个宫女揭开黄缎绣龙门帘,跪在地下磕了三个头,说道:“恭请皇上起驾!”

    李自成头戴平天冠,冠前有十二行宝石珠串直垂到眉毛上边,身穿黄缎绣龙袍,腰系玉带,脚穿直缎粉底金线绣龙嵌珠云头靴。他正端坐在御座上,面色肃然。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060 4061 4062 4063 4064 4065 4066 4067 4068 4069 4070 4071 4072 4073 4074 4075 4076 4077 4078 4079 4080 4081 4082 4083 4084 4085 4086 4087 4088 4089 4090 4091 4092 4093 4094 4095 4096 4097 4098 4099 4100 4101 4102 4103 4104 4105 4106 4107 4108 4109 4110 4111 4112 4113 4114 4115 4116 4117 4118 4119 4120 4121 4122 4123 4124 4125 4126 4127 4128 4129 4130 4131 4132 4133 4134 4135 4136 4137 4138 4139 4140 4141 4142 4143 4144 4145 4146 4147 4148 4149 4150 4151 4152 4153 4154 4155 4156 4157 4158 4159